媽媽是阿嬤 我的青春不迷惘
今天的新芽人物,是住在台中神岡,念高二的蘇羽宣,父母離異,家中經濟,主要靠阿嬤在工廠的微薄薪水支撐,阿嬤平時工作忙碌,以前很擔心,羽宣會走偏,還好在慈濟志工的引領下,她到書軒當志工,也加入鼓隊,時常參與慈濟活動,感受到法親關懷,懂得正向思考,學會付出。
蘇羽宣阿嬤 林美雪:「這個是要用手穿,有空回來就做。」
辛苦的阿嬤,利用零碎的休息時間,做家庭代工,羽宣跟妹妹,也拿起球拍,認真穿線,家庭環境使然,雖然才17歲,已經獨立堅強。
蘇羽宣阿嬤 林美雪:「兩個孩子她是很貼心我,她說阿嬤長大她會,認真讀書養我怎樣,她都會講。」
新芽獎學金得主 蘇羽宣:「師公上人常說,要讓父母安心,其實阿嬤就像我的媽媽一樣,我只要讓她安心,做對的事情,我就是也幫助這個社會,幫助這個家。」
羽宣當靜思書軒志工七年了。
新芽獎學金得主 蘇羽宣:「那時候主題我們是舞台劇,這些姊姊都是,這些都是我們書軒的姊姊,社教的姊姊。」
同齡的高中生,牆上或許貼滿偶像的照片,羽宣不同,放的是志工們的合照。
新芽獎學金得主 蘇羽宣:「我覺得我沒有時間,去追明星什麼的,可能回來累以後, 看一下心情比較好,比較有動力讀書,怕她說走到,交朋友不好的,走歪就沒辦法,真的有慈濟在幫她們,帶她們兩個,我也是很放心。」
羽宣去年加入鼓隊,同樣非常投入,每回上台,都做足準備,在一次次活動中,感受到法親溫暖。
新芽獎學金得主 蘇羽宣:「在慈濟的大家庭裡面,我是很快樂的,就是不會說我很,會覺得自己很可憐,或自己很卑微這樣。」
慈濟志工 張真理:「她們願意掙脫她們那種,之前給人的印象是說,反正這種家庭,一定不會有成長的,她掙脫了 表現了。」
慈濟志工,陪伴羽宣,長達11年,今後也將持續,用愛灌溉、關懷。
採訪撰稿:郭苑玲
攝影剪輯:郭繼宗
蘇羽宣阿嬤 林美雪:「這個是要用手穿,有空回來就做。」
辛苦的阿嬤,利用零碎的休息時間,做家庭代工,羽宣跟妹妹,也拿起球拍,認真穿線,家庭環境使然,雖然才17歲,已經獨立堅強。
蘇羽宣阿嬤 林美雪:「兩個孩子她是很貼心我,她說阿嬤長大她會,認真讀書養我怎樣,她都會講。」
新芽獎學金得主 蘇羽宣:「師公上人常說,要讓父母安心,其實阿嬤就像我的媽媽一樣,我只要讓她安心,做對的事情,我就是也幫助這個社會,幫助這個家。」
羽宣當靜思書軒志工七年了。
新芽獎學金得主 蘇羽宣:「那時候主題我們是舞台劇,這些姊姊都是,這些都是我們書軒的姊姊,社教的姊姊。」
同齡的高中生,牆上或許貼滿偶像的照片,羽宣不同,放的是志工們的合照。
新芽獎學金得主 蘇羽宣:「我覺得我沒有時間,去追明星什麼的,可能回來累以後, 看一下心情比較好,比較有動力讀書,怕她說走到,交朋友不好的,走歪就沒辦法,真的有慈濟在幫她們,帶她們兩個,我也是很放心。」
羽宣去年加入鼓隊,同樣非常投入,每回上台,都做足準備,在一次次活動中,感受到法親溫暖。
新芽獎學金得主 蘇羽宣:「在慈濟的大家庭裡面,我是很快樂的,就是不會說我很,會覺得自己很可憐,或自己很卑微這樣。」
慈濟志工 張真理:「她們願意掙脫她們那種,之前給人的印象是說,反正這種家庭,一定不會有成長的,她掙脫了 表現了。」
慈濟志工,陪伴羽宣,長達11年,今後也將持續,用愛灌溉、關懷。
採訪撰稿:郭苑玲
攝影剪輯:郭繼宗
- Category
- AMTB Đài Lo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