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倫敦把漢學紮下去,推動漢字和中國文化的學習 影響歐洲和全世界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https://plus.google.com/117672614616451900296/posts/aoN8sjWPPYk
。。。
為什麼他說要中國人?他一生研究世界文化史,歷史哲學家,他把世界分為二十多種不同的文化,最優秀的文化是中國文化,他也稱為「東亞文化」,東亞文化的主,主體是中國,還有三個衛星(文化),吸收中國傳統文化的,成為他們自己的文化,就是日本、韓國、越南。所以他說,這四個國家統一成一國,就能帶動全世界。在那個時代,中社會還沒有安定,正在推動文化大革命,所以有人問他,你怎麼能說中國會統一世界,你頭腦有沒有問題?他那個時候八十二歲,人家說他你是不是頭腦有問題,怎麼會說出這個話出來,他回答人說,你們不要忘記,中國有五千年的歷史文化,不能小看它,它有一天走不通了,回去找老祖宗,它就變成世界第一。真的!一點不錯。現在在迷惑,總有一天清醒過來,它把它老祖宗找回來,就世界第一,真的,一點沒錯。他對這個世界有相當的影響力,很難得。
我在零五年、零六年兩次訪問倫敦,今年去是我第三次去訪問,我去看牛津大學、劍橋大學、倫敦大學,主要是看學校,這幾個學校都有中文系,就是漢學系。他們的學生學文言文,有能力讀中國古文。我在臺灣還遇到一個美國的學生,女孩子,在臺灣大學學習,是台大跟紐約大學交換的學生,她學什麼呢?學《華嚴經》。學校沒有開這個課程,那個時候我講《華嚴》,大家都知道,所以學校就把他送到我這來,跟我學《華嚴經》,她能讀中國的漢字,能看清涼大師的注解,清涼唐朝時候的人,我看到很驚訝,現在在中國,臺灣大學生都沒有辦法,妳怎麼學的?她告訴我,她學漢文,學中國這個古文,學了三年,可見得這個不是難事。你要專心學三年,行,做得到,不稀奇。
所以我們現在要推動漢字、文言文,這是中國傳統文化的載體,這是根、這是本。要中國傳統文化傳遍全世界,必須把這個問題首先解決。這一次我參加巴黎教科文組織,這是聯合國的機構,這個活動之外,我到英國去,看看有沒有機會把漢學從倫敦紮根。倫敦在歐洲有很大的影響力,在倫敦把漢學紮下去,我相信三年會影響整個歐洲,對於中國文化傳遍全世界,有很大的影響。
這次的訪問很成功,我希望大學辦個專修班,漢學或者是漢字專修班、漢文專修班都可以。專門用三年的時間來學漢字、文言文,學《說文解字》,學《群書治要》。不必多,三年到五年的時間,有能力把這一部《群書治要》念通,能夠講解,講清楚,講明白,再把它翻成外國文字,向全世界流通,我這次的目的在此地。我們也談了一個眉目,我希望,校長跟我談了將近三個小時,他還要到香港來看我,
我希望學校能成立一個漢學系,從這做起,教材我們代它編輯,教師我們推薦,我可以送他三十個名額的獎學金,供給學生繳學費跟吃住,我們談這個問題,五年之後,我們培養出來的學生都可以教漢字,就是都能有能力教《說文解字》,教《群書治要》,我們就把它擴大成漢學院。有老師就能招學生,現在規模太大了,沒老師,培養老師比什麼都重要,三年到五年就能搞成功,五年之後再搞漢學院,我們相信贊助的人就會很多,這是一樁好事,讓全世界的人都學漢字,學《說文解字》,都學《群書治要》,還有一部《國學治要》。《國學治要》是治學的,《群書治要》是治國的。從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些智慧、理念、方法、效果、經驗都在這套書裡面,唐太宗就是靠這本書成就貞觀之治、大唐盛世。唐代那時候管用,現在還管用,兩千年之後它還管用,這是國寶,人類的瑰寶。全人類都學,我們的想法看法就一致了,不再有鬥爭了,不再有戰爭了。
湯恩比說的話是真的,不是假的。現在西方人慢慢相信了,我見到不少人都有信心,好事情,大家都願意在習主席領導之下,不容易。習主席去年在教科文組織發表一篇講演,雖然不長,很有影響力。我今年去了遇到很多大使,聊天的時候都談到這個事情,我說你們相不相信?相信了。
現在迫切需要的,就是把《群書治要》翻成外國文,蔡老師前幾天打電話告訴我,《360》第三冊出版了。全部出來,大概有七、八冊的樣子。現在還不到一半。
節自《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注》第215集
。。。
為什麼他說要中國人?他一生研究世界文化史,歷史哲學家,他把世界分為二十多種不同的文化,最優秀的文化是中國文化,他也稱為「東亞文化」,東亞文化的主,主體是中國,還有三個衛星(文化),吸收中國傳統文化的,成為他們自己的文化,就是日本、韓國、越南。所以他說,這四個國家統一成一國,就能帶動全世界。在那個時代,中社會還沒有安定,正在推動文化大革命,所以有人問他,你怎麼能說中國會統一世界,你頭腦有沒有問題?他那個時候八十二歲,人家說他你是不是頭腦有問題,怎麼會說出這個話出來,他回答人說,你們不要忘記,中國有五千年的歷史文化,不能小看它,它有一天走不通了,回去找老祖宗,它就變成世界第一。真的!一點不錯。現在在迷惑,總有一天清醒過來,它把它老祖宗找回來,就世界第一,真的,一點沒錯。他對這個世界有相當的影響力,很難得。
我在零五年、零六年兩次訪問倫敦,今年去是我第三次去訪問,我去看牛津大學、劍橋大學、倫敦大學,主要是看學校,這幾個學校都有中文系,就是漢學系。他們的學生學文言文,有能力讀中國古文。我在臺灣還遇到一個美國的學生,女孩子,在臺灣大學學習,是台大跟紐約大學交換的學生,她學什麼呢?學《華嚴經》。學校沒有開這個課程,那個時候我講《華嚴》,大家都知道,所以學校就把他送到我這來,跟我學《華嚴經》,她能讀中國的漢字,能看清涼大師的注解,清涼唐朝時候的人,我看到很驚訝,現在在中國,臺灣大學生都沒有辦法,妳怎麼學的?她告訴我,她學漢文,學中國這個古文,學了三年,可見得這個不是難事。你要專心學三年,行,做得到,不稀奇。
所以我們現在要推動漢字、文言文,這是中國傳統文化的載體,這是根、這是本。要中國傳統文化傳遍全世界,必須把這個問題首先解決。這一次我參加巴黎教科文組織,這是聯合國的機構,這個活動之外,我到英國去,看看有沒有機會把漢學從倫敦紮根。倫敦在歐洲有很大的影響力,在倫敦把漢學紮下去,我相信三年會影響整個歐洲,對於中國文化傳遍全世界,有很大的影響。
這次的訪問很成功,我希望大學辦個專修班,漢學或者是漢字專修班、漢文專修班都可以。專門用三年的時間來學漢字、文言文,學《說文解字》,學《群書治要》。不必多,三年到五年的時間,有能力把這一部《群書治要》念通,能夠講解,講清楚,講明白,再把它翻成外國文字,向全世界流通,我這次的目的在此地。我們也談了一個眉目,我希望,校長跟我談了將近三個小時,他還要到香港來看我,
我希望學校能成立一個漢學系,從這做起,教材我們代它編輯,教師我們推薦,我可以送他三十個名額的獎學金,供給學生繳學費跟吃住,我們談這個問題,五年之後,我們培養出來的學生都可以教漢字,就是都能有能力教《說文解字》,教《群書治要》,我們就把它擴大成漢學院。有老師就能招學生,現在規模太大了,沒老師,培養老師比什麼都重要,三年到五年就能搞成功,五年之後再搞漢學院,我們相信贊助的人就會很多,這是一樁好事,讓全世界的人都學漢字,學《說文解字》,都學《群書治要》,還有一部《國學治要》。《國學治要》是治學的,《群書治要》是治國的。從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些智慧、理念、方法、效果、經驗都在這套書裡面,唐太宗就是靠這本書成就貞觀之治、大唐盛世。唐代那時候管用,現在還管用,兩千年之後它還管用,這是國寶,人類的瑰寶。全人類都學,我們的想法看法就一致了,不再有鬥爭了,不再有戰爭了。
湯恩比說的話是真的,不是假的。現在西方人慢慢相信了,我見到不少人都有信心,好事情,大家都願意在習主席領導之下,不容易。習主席去年在教科文組織發表一篇講演,雖然不長,很有影響力。我今年去了遇到很多大使,聊天的時候都談到這個事情,我說你們相不相信?相信了。
現在迫切需要的,就是把《群書治要》翻成外國文,蔡老師前幾天打電話告訴我,《360》第三冊出版了。全部出來,大概有七、八冊的樣子。現在還不到一半。
節自《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注》第215集
- Category
- AMTB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