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歸到佛說法沒有意思 就大徹大悟、明心見性了
大乘佛法,馬鳴菩薩教給我們,在《大乘起信論》裡頭,告訴我們用什麼樣的心態學習大乘,這《大乘起信論》,他教給我們三個原則:第一個,不著言說相。你聽講經,不要執著他的言語,言語長說短說,深說淺說,都沒有關係。只要他說得不錯,不要去計較言語;第二,不執著名字相。就是名詞術語,這是為了教學方便起見,假立的,不是真的。
所以佛法講真如自性,就講了幾十個名詞,那一樁事情一個名詞就好了,為什麼講那麼多?這是佛說法的善巧,叫你不要執著。意思是這個,你只要是真正講這樁事情,怎麼講都可以。何必要執著呢?
像大乘佛法裡面講的涅磐、法性、自性、真如、實相、第一義諦,統講一樁事情,其他宗教講上帝、真主、真神,還有梵天,印度教叫梵天,也是講這樁事情。你只要真正懂得這個意思,就不必再爭論了,一定要用這個,一定要用那個,那都是執著。執著要不放下,出不了六道輪回。知道統統都是講一個,聽了都歡喜,都生真誠心,都生恭敬心,是一不是二,你分別幹什麼?
所以名詞術語是個工具,引導你入真實,這個要緊,千萬不要執著那個相,就壞了,好像我們走路,言語、文字、名字相,像指路牌一樣,這條路通北京的,你走這條路就可以到達,你看到指路牌子,以為這就是北京,那就錯了,它不是的,它管用,你可不能執著,執著就壞了,所以名字相不能執著。
第三個,心緣相。心想,我聽了,這有什麼意思?告你說:沒有意思!我們自己聽了起意思,是自己的意思,不是那個本來的意思。所以佛說法沒有意思,沒有意思,他的話就會變成無量義。每個人聽了,每個人解釋,每個人的意思,變成無量義。無量義是你自己的妄想、自己的意思。
要怎樣聽?沒有意思,那你會覺悟,你真正懂得佛的意思,佛的意思是沒意思,回歸到沒有意思就大徹大悟了,有意思悟不了,有意思全是妄想、妄念,沒有意思就大徹大悟了,就明心見性了,這個東西真妙,這是如來的真實智慧。
節自:二零一二淨土大經科注(第373集) 2013/7/23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40-0373
所以佛法講真如自性,就講了幾十個名詞,那一樁事情一個名詞就好了,為什麼講那麼多?這是佛說法的善巧,叫你不要執著。意思是這個,你只要是真正講這樁事情,怎麼講都可以。何必要執著呢?
像大乘佛法裡面講的涅磐、法性、自性、真如、實相、第一義諦,統講一樁事情,其他宗教講上帝、真主、真神,還有梵天,印度教叫梵天,也是講這樁事情。你只要真正懂得這個意思,就不必再爭論了,一定要用這個,一定要用那個,那都是執著。執著要不放下,出不了六道輪回。知道統統都是講一個,聽了都歡喜,都生真誠心,都生恭敬心,是一不是二,你分別幹什麼?
所以名詞術語是個工具,引導你入真實,這個要緊,千萬不要執著那個相,就壞了,好像我們走路,言語、文字、名字相,像指路牌一樣,這條路通北京的,你走這條路就可以到達,你看到指路牌子,以為這就是北京,那就錯了,它不是的,它管用,你可不能執著,執著就壞了,所以名字相不能執著。
第三個,心緣相。心想,我聽了,這有什麼意思?告你說:沒有意思!我們自己聽了起意思,是自己的意思,不是那個本來的意思。所以佛說法沒有意思,沒有意思,他的話就會變成無量義。每個人聽了,每個人解釋,每個人的意思,變成無量義。無量義是你自己的妄想、自己的意思。
要怎樣聽?沒有意思,那你會覺悟,你真正懂得佛的意思,佛的意思是沒意思,回歸到沒有意思就大徹大悟了,有意思悟不了,有意思全是妄想、妄念,沒有意思就大徹大悟了,就明心見性了,這個東西真妙,這是如來的真實智慧。
節自:二零一二淨土大經科注(第373集) 2013/7/23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40-0373
- Category
- AMTB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