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臨終正念與往生有關係嗎?如何判斷信願堅固?-大安法師
問:臨終正念與往生有關係嗎?如何判斷信願堅固?-大安法師
【助念答疑解惑-廬山東林寺大安法師】
問:法師說,臨終不用擔心是否有正念、是否顛倒。但為什麼仍有人一生念佛,臨終卻往生不了?是信願不堅固所致嗎?信願堅固的表現又是如何?應該如何判斷信願是否堅固?
大安法師答:這個問題,是對一種說法而提出的。有一種說法,說「臨終一念一定要在阿彌陀佛上才能往生,臨終一念沒有在阿彌陀佛上就不能往生」。有這麼一種說法,這個說法也對人產生了很大的信心動搖。
如果說你有功夫,臨終一念能夠在阿彌陀佛上,當然這值得提倡,這很好,也一定能往生,但是一定要具足信願。如果你不具足信願,你不想去,哪怕臨終靠功夫持念這句阿彌陀佛,你也去不了。但這句話一定不能說「你臨終這一念沒有在阿彌陀佛上,就不能往生」,這句話是不能一概去說的。
臨終這一念沒有在阿彌陀佛上,有兩種情況:
一種情況是,他確實不具足信願,又沒有在阿彌陀佛的念頭上,他肯定是往生不了的。但有一種情況,他平時就具足信願行,只不過是臨命終時碰到一個很特殊的因緣,他這一念沒有在阿彌陀佛上,他能不能往生呢?告訴大家,《無量壽經》告訴我們,是可以往生的。這在佛經裡面常常說。
你不要去想臨終這一念是什麼,而是看你平時,你是否具足信願持名,哪怕一晝夜,你有這樣的一個功夫,阿彌陀佛決定會讓我們往生。以什麼方式往生,是不是正念往生,既便是有正念,也不是我們自己有能力產生正念,都是阿彌陀佛令我們有正念。阿彌陀佛一定能夠讓我們往生,他有種種的方法,他知道我們會在什麼樣的情況下走,知道我們有什麼樣的障礙,知道我們最關鍵的時刻最需要幫忙的時刻在什麼地方,這些阿彌陀佛都知道。
所以我就常常說,既然是靠阿彌陀佛令我們臨命終時走,你就不要老是想「我怎麼能得到正念?我怎麼能得到正念?」你可以把這個問題甩開,不去考慮正念不正念的問題,而是把握我平時具足信願持名。我盡量用我的功夫,臨終是否正念沒有關係,是正念我能往生,不是正念,阿彌陀佛也能讓我往生。你要具足這樣的信心,就不至於一天到晚覺得恐懼,「哎呀,我一定要念到臨終正念,如果沒有正念,我就不能往生」。你老是琢磨著臨終一定要正念,那你說這個世界上誰能保證你臨命終的這一念就在阿彌陀佛上呢?誰也不敢做這個保證。誰也不敢做這個保證,你一生不是在恐懼不安裡度過嗎?這符合淨土法門的特點嗎?這就說明你的信心是打了折扣的,你對阿彌陀佛是有懷疑的。
如果你對阿彌陀佛有絕對的信心,無論我臨終是什麼情況,我已經把生命交給阿彌陀佛了,如果你在我最需要幫忙的時候你幫不了我的忙,那你怎麼成為阿彌陀佛呢?阿彌陀佛是佛中之王,光中極尊,大願之王。一切眾生都能救度。五大劫的思維,無量劫積功累德的大願,難道對我們往生這樁事情還不能解決嗎?要對阿彌陀佛有絕對的信心。
我常常說,臨終不用擔心是否有正念,你可以把這個問題甩開。我說不用擔心是否有正念,不是說提倡不用正念,不是這個意思。我們從正面提倡,還是要爭取靠我們的力量能做到正念。但是你不要把它做為往生的一個條件,往生的條件是看我們平時的信願持名。臨終是否有正念,不管有否正念,阿彌陀佛都能保證我們往生。是這麼一個情況。
現在很多人還在這個問題上糾纏不清,你跟他講不要去談正念問題,他就能夠充分想像,「哦!這個大安法師是提倡臨終不要正念的」,真是差之毫釐,失之千里!有時候這個話的微細含義要聽明白。因為你老是想正念問題,就是還在自力的層次上去想往生這件事情,實際上往生這件事完全依靠阿彌陀佛的願力,只要我們用至誠的信願去感通,阿彌陀佛能夠無條件的、能夠具足一切威神力量來解決我們的一切困難問題,我們認為困難的事情,阿彌陀佛認為一點困難都沒有,小菜一碟啊!
所以,怎麼判斷你的信願?你一天能念上萬聲佛號,你就有信願了。這個不能談形而上的,如果你一天到晚都不念佛,你說你有信願,那我們是不相信的。叫你晝夜念佛,你就受不了,你就要逃跑,你說你有信願嗎?有信願就能突破。有信願,三千大千世界滿中大火也能穿過。有信願,就會重法輕身,輕身似塵,這個身體就像塵埃一樣,重我們的法身慧命。
你有信願,在任何情況下,比如說「哎呀,我這個今天…」你老是講你事業很忙,我要忙自己的事業,把往生淨土的事情作為你的茶前飯後的小事對待,你怎麼能說你有信願呢?你真心有信願,那是「捐志若虛空,勤行求道德,可得極長生,壽樂無有極」,能夠對世間的很多事情要捨掉它,即便在事相上要敦倫盡分捨不掉,你在心理上要捨掉它。世間事都是夢幻泡影,隨緣做,其中大部分時間精力來念佛,解決人生一大事啊!這是你的信願的表達。
好好看看善導大師《觀經四貼疏》裡講的:深心、至心、迴向發願心。特別是深心,深信之心是什麼?它有個相,深信之相。你看看那段疏文,你就會了解什麼樣的信願才叫堅固。
【助念答疑解惑-廬山東林寺大安法師】
問:法師說,臨終不用擔心是否有正念、是否顛倒。但為什麼仍有人一生念佛,臨終卻往生不了?是信願不堅固所致嗎?信願堅固的表現又是如何?應該如何判斷信願是否堅固?
大安法師答:這個問題,是對一種說法而提出的。有一種說法,說「臨終一念一定要在阿彌陀佛上才能往生,臨終一念沒有在阿彌陀佛上就不能往生」。有這麼一種說法,這個說法也對人產生了很大的信心動搖。
如果說你有功夫,臨終一念能夠在阿彌陀佛上,當然這值得提倡,這很好,也一定能往生,但是一定要具足信願。如果你不具足信願,你不想去,哪怕臨終靠功夫持念這句阿彌陀佛,你也去不了。但這句話一定不能說「你臨終這一念沒有在阿彌陀佛上,就不能往生」,這句話是不能一概去說的。
臨終這一念沒有在阿彌陀佛上,有兩種情況:
一種情況是,他確實不具足信願,又沒有在阿彌陀佛的念頭上,他肯定是往生不了的。但有一種情況,他平時就具足信願行,只不過是臨命終時碰到一個很特殊的因緣,他這一念沒有在阿彌陀佛上,他能不能往生呢?告訴大家,《無量壽經》告訴我們,是可以往生的。這在佛經裡面常常說。
你不要去想臨終這一念是什麼,而是看你平時,你是否具足信願持名,哪怕一晝夜,你有這樣的一個功夫,阿彌陀佛決定會讓我們往生。以什麼方式往生,是不是正念往生,既便是有正念,也不是我們自己有能力產生正念,都是阿彌陀佛令我們有正念。阿彌陀佛一定能夠讓我們往生,他有種種的方法,他知道我們會在什麼樣的情況下走,知道我們有什麼樣的障礙,知道我們最關鍵的時刻最需要幫忙的時刻在什麼地方,這些阿彌陀佛都知道。
所以我就常常說,既然是靠阿彌陀佛令我們臨命終時走,你就不要老是想「我怎麼能得到正念?我怎麼能得到正念?」你可以把這個問題甩開,不去考慮正念不正念的問題,而是把握我平時具足信願持名。我盡量用我的功夫,臨終是否正念沒有關係,是正念我能往生,不是正念,阿彌陀佛也能讓我往生。你要具足這樣的信心,就不至於一天到晚覺得恐懼,「哎呀,我一定要念到臨終正念,如果沒有正念,我就不能往生」。你老是琢磨著臨終一定要正念,那你說這個世界上誰能保證你臨命終的這一念就在阿彌陀佛上呢?誰也不敢做這個保證。誰也不敢做這個保證,你一生不是在恐懼不安裡度過嗎?這符合淨土法門的特點嗎?這就說明你的信心是打了折扣的,你對阿彌陀佛是有懷疑的。
如果你對阿彌陀佛有絕對的信心,無論我臨終是什麼情況,我已經把生命交給阿彌陀佛了,如果你在我最需要幫忙的時候你幫不了我的忙,那你怎麼成為阿彌陀佛呢?阿彌陀佛是佛中之王,光中極尊,大願之王。一切眾生都能救度。五大劫的思維,無量劫積功累德的大願,難道對我們往生這樁事情還不能解決嗎?要對阿彌陀佛有絕對的信心。
我常常說,臨終不用擔心是否有正念,你可以把這個問題甩開。我說不用擔心是否有正念,不是說提倡不用正念,不是這個意思。我們從正面提倡,還是要爭取靠我們的力量能做到正念。但是你不要把它做為往生的一個條件,往生的條件是看我們平時的信願持名。臨終是否有正念,不管有否正念,阿彌陀佛都能保證我們往生。是這麼一個情況。
現在很多人還在這個問題上糾纏不清,你跟他講不要去談正念問題,他就能夠充分想像,「哦!這個大安法師是提倡臨終不要正念的」,真是差之毫釐,失之千里!有時候這個話的微細含義要聽明白。因為你老是想正念問題,就是還在自力的層次上去想往生這件事情,實際上往生這件事完全依靠阿彌陀佛的願力,只要我們用至誠的信願去感通,阿彌陀佛能夠無條件的、能夠具足一切威神力量來解決我們的一切困難問題,我們認為困難的事情,阿彌陀佛認為一點困難都沒有,小菜一碟啊!
所以,怎麼判斷你的信願?你一天能念上萬聲佛號,你就有信願了。這個不能談形而上的,如果你一天到晚都不念佛,你說你有信願,那我們是不相信的。叫你晝夜念佛,你就受不了,你就要逃跑,你說你有信願嗎?有信願就能突破。有信願,三千大千世界滿中大火也能穿過。有信願,就會重法輕身,輕身似塵,這個身體就像塵埃一樣,重我們的法身慧命。
你有信願,在任何情況下,比如說「哎呀,我這個今天…」你老是講你事業很忙,我要忙自己的事業,把往生淨土的事情作為你的茶前飯後的小事對待,你怎麼能說你有信願呢?你真心有信願,那是「捐志若虛空,勤行求道德,可得極長生,壽樂無有極」,能夠對世間的很多事情要捨掉它,即便在事相上要敦倫盡分捨不掉,你在心理上要捨掉它。世間事都是夢幻泡影,隨緣做,其中大部分時間精力來念佛,解決人生一大事啊!這是你的信願的表達。
好好看看善導大師《觀經四貼疏》裡講的:深心、至心、迴向發願心。特別是深心,深信之心是什麼?它有個相,深信之相。你看看那段疏文,你就會了解什麼樣的信願才叫堅固。
- Category
- AMTB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