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為何很多念佛人臨終時,仍執著自己身體?-大安法師
【助念答疑解惑-廬山東林寺大安法師】
問:在東林寺做義工,看到一些臨命終的人,不論是在家居士,或是出家師父,放不下色身,執著於這個身體,請開示怎樣放下我執?
大安法師答:這提的問題還是提到一個核心點了。很多人雖然學佛,學了一輩子,甚至出家,但是到臨命終時,倒不是所有人,確實有部分的人放不下自己的身體。
比如得了癌症,他不是想:「我往生的時候到了,我一心念佛,蒙佛接引」。他大概很少是這個想法,他本能的想法,「我怎麼治好病」,到處尋醫問藥,到處問偏方。他這種要把癌症治好的念頭佔據了他整個頭腦,所以念佛求往生的心反而沒有了。那一般的人在旁邊又不好說,說了吧,怕他生煩惱。
這種情況,就是我們最大的病根,就是與生俱來的、無量劫輪迴的一個重要的要素,就是身見我執,怕死,貪生怕死。這一念還在占主導的話,說明什麼呢?說明他信願是沒有的,一個念佛行人,他有信願的話,就會不怕死。
什麼叫厭離娑婆?厭離娑婆首先從厭離自己的色身開始。這個身體多麼的污穢,這個身體充滿著慾望,這個身體多麼的無常,這個身體常常生病,要厭離這個身體。這個身體是這樣不好,我要換一個身體,換如來的身體,換金剛那羅延的身體。那怎麼才能換呢?我只要到了西方極樂世界,我就轉為像佛那樣的身體,壽命無量,永遠不生病,金剛那羅延身。你要進行這麼一個轉換。
於是,無論是碰到災難來的時候,無論是碰到自己生了絕症的時候,你就想:「我即將要放下這個臭皮囊,這個很不好的身體,要換一個佛的身體」。這時候你一定要把求往生放在至高無上的位置上,不要一天想著怎麼去治病。一般對學佛人來說,中小程度的病,可以去進行治療,因為它有可能治好。但是你得了絕症,得了晚期癌症,你還去想什麼呢?這時候就把所有的治療都放下,就是一個念頭,念佛求往生。而且這時候念佛也不要求身體好,就是念佛求往生的念頭,如果你命數沒有到,自然念佛能夠把你的病念好。念佛把癌症念好的例子很多,但我們也不敢過於宣傳,宣傳之後到時候又說「哦!念佛是為了治癌症」,那又麻煩了,那念佛的宗旨就被搞反了。念佛就是為了求往生,念佛不是為了求病好。但是客觀上,念佛也能夠使病好,這裡面微妙的關係你得要想一想。
所以平時就要訓練,把這個色身、我執放下。那色身、我執怎麼放下呢?你天天想一個問題。憨山大師當年也在觀修一個面對死亡怎麼無所畏懼的問題,他就看《六祖壇經》說,六祖惠能在世時,有一個刺客要砍他的頭,六祖就事先在那裡等著這個刺客,這個刺客拿劍一砍,砍不動,六祖惠能說:「只欠你的錢,不欠你的命」,一下子把那個刺客嚇得趕緊跪下來了。惠能大師說:「桌上有十兩銀子,你帶回去」。這個公案就說明,六祖惠能對刺客來,他無所畏懼。
憨山大師也在觀修,如果刺客要我的頭的話,我該怎麼辦?於是他觀修的時候發現,如果刺客來要他的頭,他會很歡喜的給他,沒有畏懼。這樣就忽然來了一個境界了,事情來了,那時候他正在南華寺,看門的說:「有一個身體很高大的強盜拿著刀進來了」,憨山大師說:「把門全部打開,燈火通明,喚將來」,那個刺客喚將來,憨山大師就坐在中堂,刺客拿著刀來一看,憨山大師那個樣子,嚇壞了,自己首先嚇得跪下來了,憨山大師也就說:「你來得很辛苦」,讓侍者到庫房裡面,支十文錢給他,這個刺客汗流浹背的趕緊拿著十文錢跑了。
於是我們通過這些祖師大德的觀修,我們想,我們淨業行人有沒有觀修。比如昨天為什麼說,當歹徒拿著槍對著你的時候,你做何反應?如果你沒有一個相當的觀修的涵養,你會本能的會害怕,本能的撒開腿就跑,你跑得過槍子嗎?這時候你能夠面帶笑容的對著他,念阿彌陀佛。大雄甘地就有這個水平,當刺客拿著槍對著他的時候,甘地是面帶笑容的,他就念著他平時信仰的那個神的名字,就是這個「蘭姆,蘭姆…」,他是念著他信仰的神「蘭姆,蘭姆…」躺在地上的,所以這是一個很了不起的人。所以你想,如果槍對著我們,在扳機開槍的時候,我們也應該要做到「阿彌陀佛,阿彌陀佛…」躺下去,而且是面帶笑容的。這個沒有你多年的觀修,沒有把這個身體徹底放下、觀空,以及對極樂世界一往情深的嚮往,你是達不到這個程度的。但是,一定要達到這個程度。
淨業行人一定要看透死亡,一定是不畏懼死亡,一定是帶著歡喜的心迎接死亡的到來。為什麼?因為死是一種生命的轉換,死亡的是我們今生可惡的業報身的終結,死亡的終極的當下,我得到了一個極樂淨土的金剛那羅延身,佔了一個大便宜,生大歡喜之心,所以要感謝那個刺客。就是這個道理。
問:在東林寺做義工,看到一些臨命終的人,不論是在家居士,或是出家師父,放不下色身,執著於這個身體,請開示怎樣放下我執?
大安法師答:這提的問題還是提到一個核心點了。很多人雖然學佛,學了一輩子,甚至出家,但是到臨命終時,倒不是所有人,確實有部分的人放不下自己的身體。
比如得了癌症,他不是想:「我往生的時候到了,我一心念佛,蒙佛接引」。他大概很少是這個想法,他本能的想法,「我怎麼治好病」,到處尋醫問藥,到處問偏方。他這種要把癌症治好的念頭佔據了他整個頭腦,所以念佛求往生的心反而沒有了。那一般的人在旁邊又不好說,說了吧,怕他生煩惱。
這種情況,就是我們最大的病根,就是與生俱來的、無量劫輪迴的一個重要的要素,就是身見我執,怕死,貪生怕死。這一念還在占主導的話,說明什麼呢?說明他信願是沒有的,一個念佛行人,他有信願的話,就會不怕死。
什麼叫厭離娑婆?厭離娑婆首先從厭離自己的色身開始。這個身體多麼的污穢,這個身體充滿著慾望,這個身體多麼的無常,這個身體常常生病,要厭離這個身體。這個身體是這樣不好,我要換一個身體,換如來的身體,換金剛那羅延的身體。那怎麼才能換呢?我只要到了西方極樂世界,我就轉為像佛那樣的身體,壽命無量,永遠不生病,金剛那羅延身。你要進行這麼一個轉換。
於是,無論是碰到災難來的時候,無論是碰到自己生了絕症的時候,你就想:「我即將要放下這個臭皮囊,這個很不好的身體,要換一個佛的身體」。這時候你一定要把求往生放在至高無上的位置上,不要一天想著怎麼去治病。一般對學佛人來說,中小程度的病,可以去進行治療,因為它有可能治好。但是你得了絕症,得了晚期癌症,你還去想什麼呢?這時候就把所有的治療都放下,就是一個念頭,念佛求往生。而且這時候念佛也不要求身體好,就是念佛求往生的念頭,如果你命數沒有到,自然念佛能夠把你的病念好。念佛把癌症念好的例子很多,但我們也不敢過於宣傳,宣傳之後到時候又說「哦!念佛是為了治癌症」,那又麻煩了,那念佛的宗旨就被搞反了。念佛就是為了求往生,念佛不是為了求病好。但是客觀上,念佛也能夠使病好,這裡面微妙的關係你得要想一想。
所以平時就要訓練,把這個色身、我執放下。那色身、我執怎麼放下呢?你天天想一個問題。憨山大師當年也在觀修一個面對死亡怎麼無所畏懼的問題,他就看《六祖壇經》說,六祖惠能在世時,有一個刺客要砍他的頭,六祖就事先在那裡等著這個刺客,這個刺客拿劍一砍,砍不動,六祖惠能說:「只欠你的錢,不欠你的命」,一下子把那個刺客嚇得趕緊跪下來了。惠能大師說:「桌上有十兩銀子,你帶回去」。這個公案就說明,六祖惠能對刺客來,他無所畏懼。
憨山大師也在觀修,如果刺客要我的頭的話,我該怎麼辦?於是他觀修的時候發現,如果刺客來要他的頭,他會很歡喜的給他,沒有畏懼。這樣就忽然來了一個境界了,事情來了,那時候他正在南華寺,看門的說:「有一個身體很高大的強盜拿著刀進來了」,憨山大師說:「把門全部打開,燈火通明,喚將來」,那個刺客喚將來,憨山大師就坐在中堂,刺客拿著刀來一看,憨山大師那個樣子,嚇壞了,自己首先嚇得跪下來了,憨山大師也就說:「你來得很辛苦」,讓侍者到庫房裡面,支十文錢給他,這個刺客汗流浹背的趕緊拿著十文錢跑了。
於是我們通過這些祖師大德的觀修,我們想,我們淨業行人有沒有觀修。比如昨天為什麼說,當歹徒拿著槍對著你的時候,你做何反應?如果你沒有一個相當的觀修的涵養,你會本能的會害怕,本能的撒開腿就跑,你跑得過槍子嗎?這時候你能夠面帶笑容的對著他,念阿彌陀佛。大雄甘地就有這個水平,當刺客拿著槍對著他的時候,甘地是面帶笑容的,他就念著他平時信仰的那個神的名字,就是這個「蘭姆,蘭姆…」,他是念著他信仰的神「蘭姆,蘭姆…」躺在地上的,所以這是一個很了不起的人。所以你想,如果槍對著我們,在扳機開槍的時候,我們也應該要做到「阿彌陀佛,阿彌陀佛…」躺下去,而且是面帶笑容的。這個沒有你多年的觀修,沒有把這個身體徹底放下、觀空,以及對極樂世界一往情深的嚮往,你是達不到這個程度的。但是,一定要達到這個程度。
淨業行人一定要看透死亡,一定是不畏懼死亡,一定是帶著歡喜的心迎接死亡的到來。為什麼?因為死是一種生命的轉換,死亡的是我們今生可惡的業報身的終結,死亡的終極的當下,我得到了一個極樂淨土的金剛那羅延身,佔了一個大便宜,生大歡喜之心,所以要感謝那個刺客。就是這個道理。
- Category
- AMTB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