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巴路震災區 義診.熱食逐步展開
印尼蘇拉威西島強震,慈濟志工在巴路市,持續進行救助站義診工作,並且前往災情最嚴重的貝多薄地區和巴拉露亞勘查。另一方面,也投入寺廟熱食烹煮工作,今天就提供了一千份熱食,送到收容所和醫院。
曾是熱鬧的街道,只剩下凌亂,強震加上海嘯,熟悉的家園,已是殘破瓦堆,九歲的伊莎,照顧著受傷的媽媽,試著學習堅強。
災民 麗娜:「感恩上天,能得到援助,可以用來買孩子需要的東西,但也覺得難過,她年紀還這麼小就要照顧我。」
慈濟志工來到巴路市,醫院是最先關懷的地點,在溫達塔醫院,第一天就發放了36份祝福金。
災民 麗卡:「很開心,可以去買藥物。」
現金能緩災民燃眉之急,但病床旁看見的都是醫護志工,醫療專業人力的不足,讓人擔憂。
溫達塔醫院副院長 巴恩夏:「到目前為止已經超過一千位病患,但護理人員只剩不到四十位,急需要援助。」
即將臨盆的產婦,也曾很擔心,來自龍目島的伍妮爾蒂,幸運地在救助站生下第三個孩子。
產婦 伍妮爾蒂:「誰在這樣的情況下不會感到壓力大,因為帳棚真的很熱。」
伍妮爾蒂的先生 苟炳:「在地震發生中出生,感恩上天,母子都平安,之前都找不到醫院,我們已經做了最壞的打算,因為所有設備都被破壞了。」
新生命為災區帶來喜悅,這裡就有七位產婦,順利生下寶寶。
助產士 哈雅蒂:「我們也在救助站裡生產的,自己也生過孩子,能感受到這種幸福。」
設法前往災區的慈濟志工,也希望能為災民帶來幸福感,一大早就投入佛寺的香積工作中,要準備一千份的熱食,送到收容所和醫院裡,所有食材都在當地採買,新鮮又合胃口,打包完成,也立即送到需要人的手中,這分熱騰騰的滋味,再次溫暖了病患和家屬,也更有能量,面對重建家園的難關。
印尼報導
曾是熱鬧的街道,只剩下凌亂,強震加上海嘯,熟悉的家園,已是殘破瓦堆,九歲的伊莎,照顧著受傷的媽媽,試著學習堅強。
災民 麗娜:「感恩上天,能得到援助,可以用來買孩子需要的東西,但也覺得難過,她年紀還這麼小就要照顧我。」
慈濟志工來到巴路市,醫院是最先關懷的地點,在溫達塔醫院,第一天就發放了36份祝福金。
災民 麗卡:「很開心,可以去買藥物。」
現金能緩災民燃眉之急,但病床旁看見的都是醫護志工,醫療專業人力的不足,讓人擔憂。
溫達塔醫院副院長 巴恩夏:「到目前為止已經超過一千位病患,但護理人員只剩不到四十位,急需要援助。」
即將臨盆的產婦,也曾很擔心,來自龍目島的伍妮爾蒂,幸運地在救助站生下第三個孩子。
產婦 伍妮爾蒂:「誰在這樣的情況下不會感到壓力大,因為帳棚真的很熱。」
伍妮爾蒂的先生 苟炳:「在地震發生中出生,感恩上天,母子都平安,之前都找不到醫院,我們已經做了最壞的打算,因為所有設備都被破壞了。」
新生命為災區帶來喜悅,這裡就有七位產婦,順利生下寶寶。
助產士 哈雅蒂:「我們也在救助站裡生產的,自己也生過孩子,能感受到這種幸福。」
設法前往災區的慈濟志工,也希望能為災民帶來幸福感,一大早就投入佛寺的香積工作中,要準備一千份的熱食,送到收容所和醫院裡,所有食材都在當地採買,新鮮又合胃口,打包完成,也立即送到需要人的手中,這分熱騰騰的滋味,再次溫暖了病患和家屬,也更有能量,面對重建家園的難關。
印尼報導
- Category
- AMTB Đài Lo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