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天近五萬戶福種 借助科技發放完滿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結合台灣、馬來西亞、緬甸三國,將近四百位志工,在緬甸發送近五萬戶稻種,結合雲端科技,與當地政府的協助,在短短十天之內,完成慈濟全球最大型發放。
陽光照映下的萬佛石窟沉靜莊嚴,克倫族傳統歌謠吟唱著家鄉美好。
克倫邦特殊山景和無邊際農田,令人心生嚮往但去年的一場大雨,讓此地農民苦不堪言農作付諸流水,當農民負債累累,春耕在即之時,有了轉機。
恭讀證嚴上人慰問函:「2018年7 8月間 緬甸豪雨成災,影響全國十多個省邦,一向清貧的農民,生活更是雪上加霜,聽聞緬甸災情 證嚴感到不捨。」
慈濟福種發放現場,證嚴上人慰問函得有中文、緬文、克倫族、撣族,四種語言口譯,因為地理位置和歷史演變,克倫邦內少數民族和宗教匯聚,但此刻卻沒有隔閡與芥蒂。
撣族農民 烏臘溫:「來參加這個發放,看到各民族 大家和和氣氣的,能融合在一起 很高興。」
克倫族農民 :「我有說不出的感謝,能夠得到這樣的稻種,對我們來說 有非常大的幫助。」
緬族農民 烏星捌:「慈濟人給大家唱歌表演,能夠帶動大家 讓大家動起來,讓我很歡喜 也想要當志工。」
十天來慈濟發放路線從仰光向北到勃固,在轉南到孟邦接著再前進最嚴重災區由克倫族為主的克倫邦帕安。
結合台灣、馬來西亞、約旦、緬甸四地三國近四百位志工,完成四個省邦,將近五萬戶發放,協助緬甸八萬公頃農地復耕。
而他們的回饋是。
米撲滿裡匯聚了慢慢的愛,就算收成差,日子不好過,他們付出不減、心靈富足。
慈濟福種發放跨越種族、宗教,期待緬甸復耕,風調雨順,農民豐收的笑臉。
緬甸報導: 趙培廷 林道鳴
陽光照映下的萬佛石窟沉靜莊嚴,克倫族傳統歌謠吟唱著家鄉美好。
克倫邦特殊山景和無邊際農田,令人心生嚮往但去年的一場大雨,讓此地農民苦不堪言農作付諸流水,當農民負債累累,春耕在即之時,有了轉機。
恭讀證嚴上人慰問函:「2018年7 8月間 緬甸豪雨成災,影響全國十多個省邦,一向清貧的農民,生活更是雪上加霜,聽聞緬甸災情 證嚴感到不捨。」
慈濟福種發放現場,證嚴上人慰問函得有中文、緬文、克倫族、撣族,四種語言口譯,因為地理位置和歷史演變,克倫邦內少數民族和宗教匯聚,但此刻卻沒有隔閡與芥蒂。
撣族農民 烏臘溫:「來參加這個發放,看到各民族 大家和和氣氣的,能融合在一起 很高興。」
克倫族農民 :「我有說不出的感謝,能夠得到這樣的稻種,對我們來說 有非常大的幫助。」
緬族農民 烏星捌:「慈濟人給大家唱歌表演,能夠帶動大家 讓大家動起來,讓我很歡喜 也想要當志工。」
十天來慈濟發放路線從仰光向北到勃固,在轉南到孟邦接著再前進最嚴重災區由克倫族為主的克倫邦帕安。
結合台灣、馬來西亞、約旦、緬甸四地三國近四百位志工,完成四個省邦,將近五萬戶發放,協助緬甸八萬公頃農地復耕。
而他們的回饋是。
米撲滿裡匯聚了慢慢的愛,就算收成差,日子不好過,他們付出不減、心靈富足。
慈濟福種發放跨越種族、宗教,期待緬甸復耕,風調雨順,農民豐收的笑臉。
緬甸報導: 趙培廷 林道鳴
- Category
- AMTB Đài Lo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