募心募愛助重建 長大返母校推食農
921地震,今年是第二十年。時間,讓他成長。陳永男,是慈濟援建學校,南投集集國小的學生。他當時五年級,跟著慈濟志工募心募愛,為學校重建盡心力。現在他已經30歲,和學校的緣分沒有斷過,他善用專長回饋社會,也告訴學弟妹,健康快樂的學習環境得來不易,要好好珍惜。
每周一次,陳永男在母校集集國小食農教育。
集集國小食農教育老師 陳永男:「自己種自己吃 就是有機跟無毒,這個觀念灌注在他們腦海裡面。」
集集國小學生:「我們可以自己種 這樣很好玩,他們(別校)不能種,我就覺得我們很幸福。」
對著五年級生,陳永男也說起自己的五年級,那一年,921地震,學校全毀,從小就很會講話又不怕生,他跟著慈濟志工到處募款。
集集國小食農教育老師 陳永男:「拿著演講稿 去那邊把演講稿背熟,介紹一下921大地震發生的時候,學校倒掉 希望大家幫助我們。」
陳永男 與 集集國小學生:「這個就是我國小五年級 (你唷) 對,我就是跟你們(現在)年紀一樣,代表學校去募款 (所以你很厲害),沒有很厲害,就是幫忙學校做一些事情。」
集集國小希望工程動土,證嚴上人親自參加給予祝福,陳永男就是上台演講的那一個。
陳永男:「原本以為可愛的學校倒了,再也沒有機會回到這裡上學,一直到聽到校長提起,慈濟的叔叔阿姨,願意認養我們的學校 我才放心。」
當年的小男孩長大了,30歲青農,留在家鄉種植火龍果,大片田園,成績亮眼。
事業起飛之際,再怎麼忙碌也不會忘了曾經許下回饋社會的願,他用自己的專長教導學弟妹。
集集國小食農教育老師 陳永男:「我跟他們說 不要怕吃苦,因為他們現在教育 不知道以後要幹嘛,而且不一定學以致用。」
回母校教農作,也說歷史。
陳永男 與 集集國小學生:「像你只要在南投縣裡面,看到這種學校 包括竹山這附近的,只要看到這種建築物 (慈濟),對 都是慈濟蓋的。」
面對沒有經歷過921的孩子,陳永男一遍又一遍的述說,舊校舍全倒,新教室重建,那是他成長過程最深刻的記憶。
李雅萍 蔡育楷 南投報導
每周一次,陳永男在母校集集國小食農教育。
集集國小食農教育老師 陳永男:「自己種自己吃 就是有機跟無毒,這個觀念灌注在他們腦海裡面。」
集集國小學生:「我們可以自己種 這樣很好玩,他們(別校)不能種,我就覺得我們很幸福。」
對著五年級生,陳永男也說起自己的五年級,那一年,921地震,學校全毀,從小就很會講話又不怕生,他跟著慈濟志工到處募款。
集集國小食農教育老師 陳永男:「拿著演講稿 去那邊把演講稿背熟,介紹一下921大地震發生的時候,學校倒掉 希望大家幫助我們。」
陳永男 與 集集國小學生:「這個就是我國小五年級 (你唷) 對,我就是跟你們(現在)年紀一樣,代表學校去募款 (所以你很厲害),沒有很厲害,就是幫忙學校做一些事情。」
集集國小希望工程動土,證嚴上人親自參加給予祝福,陳永男就是上台演講的那一個。
陳永男:「原本以為可愛的學校倒了,再也沒有機會回到這裡上學,一直到聽到校長提起,慈濟的叔叔阿姨,願意認養我們的學校 我才放心。」
當年的小男孩長大了,30歲青農,留在家鄉種植火龍果,大片田園,成績亮眼。
事業起飛之際,再怎麼忙碌也不會忘了曾經許下回饋社會的願,他用自己的專長教導學弟妹。
集集國小食農教育老師 陳永男:「我跟他們說 不要怕吃苦,因為他們現在教育 不知道以後要幹嘛,而且不一定學以致用。」
回母校教農作,也說歷史。
陳永男 與 集集國小學生:「像你只要在南投縣裡面,看到這種學校 包括竹山這附近的,只要看到這種建築物 (慈濟),對 都是慈濟蓋的。」
面對沒有經歷過921的孩子,陳永男一遍又一遍的述說,舊校舍全倒,新教室重建,那是他成長過程最深刻的記憶。
李雅萍 蔡育楷 南投報導
- Category
- AMTB Đài Lo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