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素雲老師《無量壽經》複講第二回---第19集
時間:二〇二〇年十一月卅日
地點:六和小院
內容重點摘要:
◎「德遵普賢」的深刻含義是什麼?
(一)讚歎參加《無量壽經》這一會的菩薩們,同時也是讚歎西方極樂世界的所有菩薩們,他們都修學普賢菩薩的十大願王。
(二)西方極樂世界是普賢菩薩的法界。
(三)普賢之德說不能盡。
(四)普賢菩薩無量無邊功德中的心中之心,要中之要,就是普賢菩薩的十大願王導歸極樂。
◎賢護等十六正士代表什麼?
(一)十六代表圓滿;十六正士代表無量無邊的正士。
正士:在家菩薩;大士:出家菩薩。正士和大士同一級別,都是等覺菩薩。
(二)本品經文列舉十六位在家眾上首,而在第一品中,出家眾上首只列舉三位。
這是代表:
表淨土法門特別適合於在家人修持;
表這部經以在家人為主要度脫對象;
表這部經是佛專為在家人說的。更確切點說,是佛專為我而說的。佛的大恩大德何以為報?
表淨土法門特別殊妙之處在於「不離佛法而行世法,不廢世法而證佛法。」
這個法門契合當前和將來的社會情況,特別適合在家人修學。
◎普賢大士之德是什麼?這個德對眾生有什麼好處?
普賢大士之德就是《華嚴經》最後歸納為十大綱領,稱之為十大願王。
十大願王對眾生有什麼好處?我把我自己的切身感受說給大家聽。
第一條:十大願王我聽懂了,接受了,照做了,我身心得到了解放。我自在了,我快樂了,我轉變命運了。
第二條:十大願王落實了,現實生活就見成效,如果說過去事事不順,現在是事事皆順。
第三條:在人臨終時起大作用。
◎什麼是普賢行?普賢行有什麼突出的特點?
十大願王就是普賢行。
普賢行的最大特點就是心量廣大,永無疲厭,這是普賢行的獨有特色。第十願「普皆迴向」是無所不攝的。
◎諸佛菩薩來到這個世間幹什麼?教學。
(一)諸佛菩薩的教學,是幫助眾生破迷開悟,離苦得樂的教育,這是佛陀教育,這種教育只有釋迦牟尼佛有,除他之外,世出世間找不到第二家。
(二)釋迦牟尼佛的教學有特別的法門,就是淨土念佛法門;有無上的妙法,這個妙法就是信願持名,一生成佛。
(三)這個法門、這個妙法,要給大善根、大福德、大因緣的人說,因為他相信,他接受,他受用。否則,佛不說。
(四)諸佛菩薩教什麼?覺諸世間。破煩惱城。壞諸欲塹。洗濯垢污。顯明清白。
(五)諸佛如來怎樣教?調眾生。宣妙理。貯功德。示福田。以諸法藥救療三苦
(六)諸佛如來的教學成績是什麼?昇灌頂階。授菩提記。
(七)為教菩薩。作阿闍黎。
(八)常習相應無邊諸行
(九)成熟菩薩無邊善根
(十)無量諸佛咸共護念
(十一)通諸法性。達眾生相。
(十二)裂魔見網。解諸纏縛。怎麼出魔網解纏縛?牢牢記住十個字:有念墮魔網,無念則得出。
◎怎樣正確認識「於此中下。而現滅度」這兩句經文?
(一)佛有滅度嗎?佛本來不生,何來滅度?
(二)佛示現滅度是給誰看的?是給中下根性的人看的。
(三)佛為什麼要示現滅度?對中下根人有好處。
◎認識〖開化顯示真實之際〗的深刻意義和它在本經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是全經的總概括。
(二)世尊一代時教的根源。一切教化都在這一句裡,世尊示現在世間,為的是把宇宙人生的真相告訴一切眾生。
(三)這是三個真實中的第一個真實,意義舉足輕重,是真實中的真實,是那個點睛之筆裡的「睛」(眼仁)。
(四)〖真實之際〗就是自心、自性。
◎諸佛菩薩示現在世間,他們存什麼心,做什麼事?
(一)他們的心恆常地安住在真實無為的度世之法,救度一切世間、一切眾生。
(二)諸佛菩薩的心就是幫助一切眾生破迷開悟,認識自己,認識自己的生活環境,認識一切事實真相,離究竟苦,得究竟樂。
(三)諸佛菩薩辦的就是這件事,這件事世間人辦不了的,由諸佛菩薩來辦。
(四)佛用教學來辦這件事情,從戒、定、慧入手。
◎怎樣正確認識和對待神通?老法師告訴我們:「念佛人的神通殊勝無比。」
(一)念佛人有神通。
(二)念佛人的神通是殊勝的,叫勝通。
(三)念佛人的神通是無比的。
(四)神通是自性本具的,不是外求來的。
(五)清淨、平等、覺做到了,自性裡的神通自然就彰顯出來了。
◎什麼是受持如來甚深法藏?怎樣護佛種性常使不絕?
受持如來甚深法藏有三種解釋:
(一)以明心見性為受持如來甚深法藏。
(二)以聞佛名號為受持如來甚深法藏。
(三)老法師的解釋:「甚深法藏」就是《無量壽經》,就是萬德洪名阿彌陀佛。
護佛種性的三種解釋:
(四)開發眾生本具佛性。
(五)以菩提心為佛種。
(六)以稱名為佛種。妙!妙絕!
◎淨宗學人〖杜惡趣。開善門〗的標準是什麼?
惡趣:除成佛之外都是惡趣。《無量壽經》杜惡趣的標準必須成佛,沒成佛惡趣就沒有斷盡。
善門:就是菩提涅槃之門。《無量壽經》的標準是「必得超絕去。往生無量清淨阿彌陀佛國。」記住這兩句話:除佛以外都是惡道,真正的善門是阿彌陀佛。
◎正確認識「眾生和我是一體」。
(一)於諸眾生。視若自己。
(二)你真的想往生極樂世界,不能忘記你和眾生是一體,整個宇宙是一體,就是一個「我」。
(三)你要有使命感,在獨善其身基礎上,不要忘了兼善天下。
(四)整個宇宙生命是一個共同體,和合重要啊!共同體還你爭我鬥,那不是自相殘殺嗎?
(五)向淨空老法師學習,做生命共同體的踐行者。
◎怎樣給眾生做好樣子?
(一)真誠待人,感化眾生。
(二)看破放下,萬法皆空。
(三)胸懷大愛,普愛眾生。
(四)誠敬謙和,不爭不鬥。
(五)寡言少語,沉默是金。
(六)孝親尊師,大根大本。
(七)自心清淨,處處清淨。
(八)什麼都不要,只要阿彌陀佛。
(九)具足三資糧,往生有保障。
(十)相信大醫王,念佛消業障。
(十一)提起佛號念彌陀,丟掉煩惱多快樂。
◎怎樣荷擔如來家業?怎樣落實普賢行?
(一)大心大願,續佛慧命。
(二)弘護正法,依教奉行。
(三)建立「六和」,落實「十願」。
(四)心繫蒼生,使命在肩。
地點:六和小院
內容重點摘要:
◎「德遵普賢」的深刻含義是什麼?
(一)讚歎參加《無量壽經》這一會的菩薩們,同時也是讚歎西方極樂世界的所有菩薩們,他們都修學普賢菩薩的十大願王。
(二)西方極樂世界是普賢菩薩的法界。
(三)普賢之德說不能盡。
(四)普賢菩薩無量無邊功德中的心中之心,要中之要,就是普賢菩薩的十大願王導歸極樂。
◎賢護等十六正士代表什麼?
(一)十六代表圓滿;十六正士代表無量無邊的正士。
正士:在家菩薩;大士:出家菩薩。正士和大士同一級別,都是等覺菩薩。
(二)本品經文列舉十六位在家眾上首,而在第一品中,出家眾上首只列舉三位。
這是代表:
表淨土法門特別適合於在家人修持;
表這部經以在家人為主要度脫對象;
表這部經是佛專為在家人說的。更確切點說,是佛專為我而說的。佛的大恩大德何以為報?
表淨土法門特別殊妙之處在於「不離佛法而行世法,不廢世法而證佛法。」
這個法門契合當前和將來的社會情況,特別適合在家人修學。
◎普賢大士之德是什麼?這個德對眾生有什麼好處?
普賢大士之德就是《華嚴經》最後歸納為十大綱領,稱之為十大願王。
十大願王對眾生有什麼好處?我把我自己的切身感受說給大家聽。
第一條:十大願王我聽懂了,接受了,照做了,我身心得到了解放。我自在了,我快樂了,我轉變命運了。
第二條:十大願王落實了,現實生活就見成效,如果說過去事事不順,現在是事事皆順。
第三條:在人臨終時起大作用。
◎什麼是普賢行?普賢行有什麼突出的特點?
十大願王就是普賢行。
普賢行的最大特點就是心量廣大,永無疲厭,這是普賢行的獨有特色。第十願「普皆迴向」是無所不攝的。
◎諸佛菩薩來到這個世間幹什麼?教學。
(一)諸佛菩薩的教學,是幫助眾生破迷開悟,離苦得樂的教育,這是佛陀教育,這種教育只有釋迦牟尼佛有,除他之外,世出世間找不到第二家。
(二)釋迦牟尼佛的教學有特別的法門,就是淨土念佛法門;有無上的妙法,這個妙法就是信願持名,一生成佛。
(三)這個法門、這個妙法,要給大善根、大福德、大因緣的人說,因為他相信,他接受,他受用。否則,佛不說。
(四)諸佛菩薩教什麼?覺諸世間。破煩惱城。壞諸欲塹。洗濯垢污。顯明清白。
(五)諸佛如來怎樣教?調眾生。宣妙理。貯功德。示福田。以諸法藥救療三苦
(六)諸佛如來的教學成績是什麼?昇灌頂階。授菩提記。
(七)為教菩薩。作阿闍黎。
(八)常習相應無邊諸行
(九)成熟菩薩無邊善根
(十)無量諸佛咸共護念
(十一)通諸法性。達眾生相。
(十二)裂魔見網。解諸纏縛。怎麼出魔網解纏縛?牢牢記住十個字:有念墮魔網,無念則得出。
◎怎樣正確認識「於此中下。而現滅度」這兩句經文?
(一)佛有滅度嗎?佛本來不生,何來滅度?
(二)佛示現滅度是給誰看的?是給中下根性的人看的。
(三)佛為什麼要示現滅度?對中下根人有好處。
◎認識〖開化顯示真實之際〗的深刻意義和它在本經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是全經的總概括。
(二)世尊一代時教的根源。一切教化都在這一句裡,世尊示現在世間,為的是把宇宙人生的真相告訴一切眾生。
(三)這是三個真實中的第一個真實,意義舉足輕重,是真實中的真實,是那個點睛之筆裡的「睛」(眼仁)。
(四)〖真實之際〗就是自心、自性。
◎諸佛菩薩示現在世間,他們存什麼心,做什麼事?
(一)他們的心恆常地安住在真實無為的度世之法,救度一切世間、一切眾生。
(二)諸佛菩薩的心就是幫助一切眾生破迷開悟,認識自己,認識自己的生活環境,認識一切事實真相,離究竟苦,得究竟樂。
(三)諸佛菩薩辦的就是這件事,這件事世間人辦不了的,由諸佛菩薩來辦。
(四)佛用教學來辦這件事情,從戒、定、慧入手。
◎怎樣正確認識和對待神通?老法師告訴我們:「念佛人的神通殊勝無比。」
(一)念佛人有神通。
(二)念佛人的神通是殊勝的,叫勝通。
(三)念佛人的神通是無比的。
(四)神通是自性本具的,不是外求來的。
(五)清淨、平等、覺做到了,自性裡的神通自然就彰顯出來了。
◎什麼是受持如來甚深法藏?怎樣護佛種性常使不絕?
受持如來甚深法藏有三種解釋:
(一)以明心見性為受持如來甚深法藏。
(二)以聞佛名號為受持如來甚深法藏。
(三)老法師的解釋:「甚深法藏」就是《無量壽經》,就是萬德洪名阿彌陀佛。
護佛種性的三種解釋:
(四)開發眾生本具佛性。
(五)以菩提心為佛種。
(六)以稱名為佛種。妙!妙絕!
◎淨宗學人〖杜惡趣。開善門〗的標準是什麼?
惡趣:除成佛之外都是惡趣。《無量壽經》杜惡趣的標準必須成佛,沒成佛惡趣就沒有斷盡。
善門:就是菩提涅槃之門。《無量壽經》的標準是「必得超絕去。往生無量清淨阿彌陀佛國。」記住這兩句話:除佛以外都是惡道,真正的善門是阿彌陀佛。
◎正確認識「眾生和我是一體」。
(一)於諸眾生。視若自己。
(二)你真的想往生極樂世界,不能忘記你和眾生是一體,整個宇宙是一體,就是一個「我」。
(三)你要有使命感,在獨善其身基礎上,不要忘了兼善天下。
(四)整個宇宙生命是一個共同體,和合重要啊!共同體還你爭我鬥,那不是自相殘殺嗎?
(五)向淨空老法師學習,做生命共同體的踐行者。
◎怎樣給眾生做好樣子?
(一)真誠待人,感化眾生。
(二)看破放下,萬法皆空。
(三)胸懷大愛,普愛眾生。
(四)誠敬謙和,不爭不鬥。
(五)寡言少語,沉默是金。
(六)孝親尊師,大根大本。
(七)自心清淨,處處清淨。
(八)什麼都不要,只要阿彌陀佛。
(九)具足三資糧,往生有保障。
(十)相信大醫王,念佛消業障。
(十一)提起佛號念彌陀,丟掉煩惱多快樂。
◎怎樣荷擔如來家業?怎樣落實普賢行?
(一)大心大願,續佛慧命。
(二)弘護正法,依教奉行。
(三)建立「六和」,落實「十願」。
(四)心繫蒼生,使命在肩。
- Category
- AMTB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