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素雲老師《無量壽經》複講第二回---第17集
時間:二〇二〇年十一月二十九日
地點:六和小院
內容重點摘要:
◎作為一個學佛人,你要時時提醒自己,你真想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可不能忘記「於諸眾生。視若自己」。為什麼?宇宙真的是一體。黃念祖老居士說過這樣幾句話:「人所寶愛,莫過自身;今視眾生,如同自己,故能救度群生,心不暫捨。」這裡面有兩句話最重要:一句是「今視眾生,如同自己」,一句是「救度群生,心不暫捨」。這幾句話做到了,這是真正的學佛人,這是真正的菩薩。他對於眾生的苦難絕不會置若罔聞,一定是盡心盡力幫助一切苦難眾生。
◎學佛沒有別的,直截了當的說,學佛就是學一個「和平」。我身要和,我身體的每一個器官,全身每一個部位、每個細胞都要和睦。一打架、一對立,身體就有病了,嚴重的就死了。死不是一個死,是統統都死,眼耳鼻舌全要死,不會有一個活的。為什麼?一個生命共同體,你要懂得這個道理。
◎幫助眾生破迷開悟,離苦得樂。佛菩薩把這個擔子擔負起來,所以佛菩薩的事業就是教化眾生,「度生是事業,弘法是家務」。諸佛菩薩的家務事就是弘揚佛法,以種種善巧方便,把佛法普遍介紹給一切眾生,令眾生早日破迷開悟,由生死的此岸到達涅槃的彼岸。
◎孝親最重要的是讓親省心、放心、安心。養父母身、養父母心、養父母志,讓父母老有所養,身有所住,心有所依。勸父母念阿彌陀佛,求生淨土,是最高層次的孝養父母。
尊師,信師所教,依教奉行,這是最起碼的尊師。老師說的話,你既不信也不照做,你覺得自己那一套比老師高明,你怎麼能學到真東西呢?不是老師不教你,是你不信老師,老師教不了你。
◎我們怎樣荷擔如來家業?
荷擔如來家業,不是空喊口號,要落實在行動上。佛門的事業是最大的事業。成就最大的事業,要有最大的心量,小心量成就不了大事業。什麼是大心量?大公無私,一切為法。沒有這樣的大心量,荷擔不了如來家業。怎樣荷擔如來家業?我的經歷和體會是:
第一,依教奉行,做如來的真弟子,好弟子。
二十年學佛,我自己劃分了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從一九九二年受三皈到二〇〇〇年,我形式上皈依了佛門,但實際上沒有入門,對佛教一無所知,當然談不上依教奉行了,完全是個門外漢。
第二階段:從二〇〇〇年到二〇一〇年,開始聽經聞法。我的運氣好,開頭就聞到正法,遇到明師。最開始聽懂兩句話:「一門深入,長時薰修」,我照做了,一部《無量壽經》,一句阿彌陀佛佛號,二十年不換題目不拐彎,我受益了。這就是我依教奉行的開始吧。但這不等於我進了佛門,只能說離佛門近了一些。
第三階段:從二〇一〇年到二〇一六年,我向佛門又邁進了一步。
它的開始是二〇一〇年,我第一次去香港見師父。在沒有任何思想準備的情況下,香港佛陀教育協會安排我和同修有七節課的交流。過後,我把自己講的光碟看了好幾遍,我要看什麼?我要看光碟裡說的我是不是都做到了。如果說了沒做到,那叫放空炮。學佛人不可以做這樣的事情。我自己覺得,依教奉行又進一步。
第四階段:從二〇一七年到二〇二〇年,我來到我現在所在小道場的這三年,我依教奉行的步子愈來愈穩了。我和大家交流,我有一個總的原則,就是我交流時說的或者對同修提出什麼要求,必須是我自己做到的,我自己沒做到我不會說的。我告訴自己,既然你進了佛門,做了佛家人,就要說佛門話,做佛門事,依教奉行,做佛陀的真弟子、好弟子。
第二,弘護正法,續佛慧命。
弘護是一不是二,缺一不可。我對近三年的弘法,有這樣幾點體會:
第一點體會:弘法之路是一條艱辛之路。弘法需要有一種百折不撓的精神,有突破重重障難的勇氣。
第二點體會:《無量壽經》是一部難講的經,是一部只有佛能講,連菩薩都不能講的經。
第三點體會:弘法要有一定的經教功底。
第四點體會:護法之恩永不忘,護法功德不可思議。
第三,率先垂範,做眾生的好榜樣。
二〇一〇年,第一次去香港見師父,師父囑咐我一句話:「給大家做個好樣子。」我給自己定了三條:一是做做人的好樣子,二是做學佛的好樣子,三是做成佛的好樣子。做做人的好樣子,主要突出以下幾點:
(一)做真誠的人,不做虛假的人。
(二)做能包容人的人,不做愛計較的人。
(三)做一個沒有嫉妒心,喜歡隨喜功德的人。
(四)做一個有德行的人。
(五)做一個孝親尊師的人。
地點:六和小院
內容重點摘要:
◎作為一個學佛人,你要時時提醒自己,你真想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可不能忘記「於諸眾生。視若自己」。為什麼?宇宙真的是一體。黃念祖老居士說過這樣幾句話:「人所寶愛,莫過自身;今視眾生,如同自己,故能救度群生,心不暫捨。」這裡面有兩句話最重要:一句是「今視眾生,如同自己」,一句是「救度群生,心不暫捨」。這幾句話做到了,這是真正的學佛人,這是真正的菩薩。他對於眾生的苦難絕不會置若罔聞,一定是盡心盡力幫助一切苦難眾生。
◎學佛沒有別的,直截了當的說,學佛就是學一個「和平」。我身要和,我身體的每一個器官,全身每一個部位、每個細胞都要和睦。一打架、一對立,身體就有病了,嚴重的就死了。死不是一個死,是統統都死,眼耳鼻舌全要死,不會有一個活的。為什麼?一個生命共同體,你要懂得這個道理。
◎幫助眾生破迷開悟,離苦得樂。佛菩薩把這個擔子擔負起來,所以佛菩薩的事業就是教化眾生,「度生是事業,弘法是家務」。諸佛菩薩的家務事就是弘揚佛法,以種種善巧方便,把佛法普遍介紹給一切眾生,令眾生早日破迷開悟,由生死的此岸到達涅槃的彼岸。
◎孝親最重要的是讓親省心、放心、安心。養父母身、養父母心、養父母志,讓父母老有所養,身有所住,心有所依。勸父母念阿彌陀佛,求生淨土,是最高層次的孝養父母。
尊師,信師所教,依教奉行,這是最起碼的尊師。老師說的話,你既不信也不照做,你覺得自己那一套比老師高明,你怎麼能學到真東西呢?不是老師不教你,是你不信老師,老師教不了你。
◎我們怎樣荷擔如來家業?
荷擔如來家業,不是空喊口號,要落實在行動上。佛門的事業是最大的事業。成就最大的事業,要有最大的心量,小心量成就不了大事業。什麼是大心量?大公無私,一切為法。沒有這樣的大心量,荷擔不了如來家業。怎樣荷擔如來家業?我的經歷和體會是:
第一,依教奉行,做如來的真弟子,好弟子。
二十年學佛,我自己劃分了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從一九九二年受三皈到二〇〇〇年,我形式上皈依了佛門,但實際上沒有入門,對佛教一無所知,當然談不上依教奉行了,完全是個門外漢。
第二階段:從二〇〇〇年到二〇一〇年,開始聽經聞法。我的運氣好,開頭就聞到正法,遇到明師。最開始聽懂兩句話:「一門深入,長時薰修」,我照做了,一部《無量壽經》,一句阿彌陀佛佛號,二十年不換題目不拐彎,我受益了。這就是我依教奉行的開始吧。但這不等於我進了佛門,只能說離佛門近了一些。
第三階段:從二〇一〇年到二〇一六年,我向佛門又邁進了一步。
它的開始是二〇一〇年,我第一次去香港見師父。在沒有任何思想準備的情況下,香港佛陀教育協會安排我和同修有七節課的交流。過後,我把自己講的光碟看了好幾遍,我要看什麼?我要看光碟裡說的我是不是都做到了。如果說了沒做到,那叫放空炮。學佛人不可以做這樣的事情。我自己覺得,依教奉行又進一步。
第四階段:從二〇一七年到二〇二〇年,我來到我現在所在小道場的這三年,我依教奉行的步子愈來愈穩了。我和大家交流,我有一個總的原則,就是我交流時說的或者對同修提出什麼要求,必須是我自己做到的,我自己沒做到我不會說的。我告訴自己,既然你進了佛門,做了佛家人,就要說佛門話,做佛門事,依教奉行,做佛陀的真弟子、好弟子。
第二,弘護正法,續佛慧命。
弘護是一不是二,缺一不可。我對近三年的弘法,有這樣幾點體會:
第一點體會:弘法之路是一條艱辛之路。弘法需要有一種百折不撓的精神,有突破重重障難的勇氣。
第二點體會:《無量壽經》是一部難講的經,是一部只有佛能講,連菩薩都不能講的經。
第三點體會:弘法要有一定的經教功底。
第四點體會:護法之恩永不忘,護法功德不可思議。
第三,率先垂範,做眾生的好榜樣。
二〇一〇年,第一次去香港見師父,師父囑咐我一句話:「給大家做個好樣子。」我給自己定了三條:一是做做人的好樣子,二是做學佛的好樣子,三是做成佛的好樣子。做做人的好樣子,主要突出以下幾點:
(一)做真誠的人,不做虛假的人。
(二)做能包容人的人,不做愛計較的人。
(三)做一個沒有嫉妒心,喜歡隨喜功德的人。
(四)做一個有德行的人。
(五)做一個孝親尊師的人。
- Category
- AMTB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