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素雲老師《沐法悟心》 第4集 (菩提之心 成佛之本)
劉素雲老師講於 2020年4月16日
一、什麼是菩提心
(一)至誠心
至是極、最的意思,表程度的,誠是實在的意思。至誠心,從字面上解釋,就是心實在到了極處,沒有一點虛假之處。換個說法,至誠心就是真誠的心,就是善導大師所講的真實心。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待人、處事、接物都要用真誠心,真誠心就是一心。
(二)深心
深是表程度的。深表紮根了,不會變、不會動。深心,就是深信心。信什麼?決定深信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攝受眾生,對此不要有任何懷疑。堅定不移地相信 依靠阿彌陀佛的願力,一定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對我們修學淨土念佛法門的同修們來說,就是老實念佛、求生淨土,親近阿彌陀佛的心堅定不移,任何力量都不可撼動了。今生一定了生死、出輪迴、出十法界,這樣的發心是深心。
(三)迴向發願心
兩個重點:
第一迴向自己今生一定成佛。
第二迴向一切眾生成佛。
什麼是菩提心,概括一句話:深信切願求生淨土的心就是菩提心,而且是無上菩提心。
二、為什麼要發菩提心
菩提心是成佛的正因,往生的正因。發菩提心是往生西方成佛的正因。
三、應該怎樣發菩提心
學佛要找到佛的根。佛的根是什麼?佛的根就是發菩提心。
發菩提心的人是什麼樣子?歸納成六條:
(一)無我
把自己完完全全交給阿彌陀佛了;是深信、切願、篤行,一心一意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對西方極樂世界的嚮往、希求,是人生的唯一目標、唯一方向。這是無上菩提心。
(二)心真誠到極處,一個妄念都沒有,一句謊言都不說。
(三)六根接觸六塵,決定不受污染。身清淨,心清淨。平等慈悲一切,沒有傲慢,把一切眾生都看成是諸佛如來。
(四)發了菩提心,所有一切罪障都消除了。
(五)有一絲一毫貪瞋痴慢疑的念頭都不是菩提心。
(六)以戒為師,以苦為師。物慾淡薄,過清苦生活,五欲六塵,決定不受誘惑。
四、怎樣落實和保持菩提心
怎樣落實?老法師教誨我們,淨宗同修要修五個科目——三福、六和、三學、六度、普賢十願。
怎樣保持?我們切記,發了菩提心要保持,更不可忘失。每天二十四小時,念念不失菩提心,念念不離菩提心。這樣你與佛的心、佛的願、佛的行就完全相應了,你怎麼能不成佛呢?
◎發菩提心就是真正發願求生淨土
這一生我什麼都不要,就要西方極樂世界;這一生我什麼都不求,只求見阿彌陀佛。這個心就是無上菩提心。
菩提之心 成佛之本
大事因緣 莫過於此
一、什麼是菩提心
(一)至誠心
至是極、最的意思,表程度的,誠是實在的意思。至誠心,從字面上解釋,就是心實在到了極處,沒有一點虛假之處。換個說法,至誠心就是真誠的心,就是善導大師所講的真實心。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待人、處事、接物都要用真誠心,真誠心就是一心。
(二)深心
深是表程度的。深表紮根了,不會變、不會動。深心,就是深信心。信什麼?決定深信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攝受眾生,對此不要有任何懷疑。堅定不移地相信 依靠阿彌陀佛的願力,一定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對我們修學淨土念佛法門的同修們來說,就是老實念佛、求生淨土,親近阿彌陀佛的心堅定不移,任何力量都不可撼動了。今生一定了生死、出輪迴、出十法界,這樣的發心是深心。
(三)迴向發願心
兩個重點:
第一迴向自己今生一定成佛。
第二迴向一切眾生成佛。
什麼是菩提心,概括一句話:深信切願求生淨土的心就是菩提心,而且是無上菩提心。
二、為什麼要發菩提心
菩提心是成佛的正因,往生的正因。發菩提心是往生西方成佛的正因。
三、應該怎樣發菩提心
學佛要找到佛的根。佛的根是什麼?佛的根就是發菩提心。
發菩提心的人是什麼樣子?歸納成六條:
(一)無我
把自己完完全全交給阿彌陀佛了;是深信、切願、篤行,一心一意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對西方極樂世界的嚮往、希求,是人生的唯一目標、唯一方向。這是無上菩提心。
(二)心真誠到極處,一個妄念都沒有,一句謊言都不說。
(三)六根接觸六塵,決定不受污染。身清淨,心清淨。平等慈悲一切,沒有傲慢,把一切眾生都看成是諸佛如來。
(四)發了菩提心,所有一切罪障都消除了。
(五)有一絲一毫貪瞋痴慢疑的念頭都不是菩提心。
(六)以戒為師,以苦為師。物慾淡薄,過清苦生活,五欲六塵,決定不受誘惑。
四、怎樣落實和保持菩提心
怎樣落實?老法師教誨我們,淨宗同修要修五個科目——三福、六和、三學、六度、普賢十願。
怎樣保持?我們切記,發了菩提心要保持,更不可忘失。每天二十四小時,念念不失菩提心,念念不離菩提心。這樣你與佛的心、佛的願、佛的行就完全相應了,你怎麼能不成佛呢?
◎發菩提心就是真正發願求生淨土
這一生我什麼都不要,就要西方極樂世界;這一生我什麼都不求,只求見阿彌陀佛。這個心就是無上菩提心。
菩提之心 成佛之本
大事因緣 莫過於此
- Category
- AMTB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