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道德集 1: 勿唆人之爭訟 20190908
勿唆人之爭訟
摘自《文昌帝君陰騭文》廣義節錄
爭與訟二者是有區別的。爭僅限於口頭爭論,訟則見之於狀紙文書。自古以來,爭強好鬥之人都難逃一死,動不動就想打官司之人必然落得慘敗下場。
一失足成千古恨,身家蕩盡,如飛蛾撲火,想後悔都來不及。
推究他們鬧到如此地步之緣由,大抵不是因為田產房屋之糾紛,便是因為互相毆打引起的風波。
為田產房屋的,無不愛惜錢財,何曾想到一經對簿公堂,必致費盡錢財。
互相鬥毆的,起初何嘗不顧惜自己體面,哪知一旦跪在公堂之上,反而體面掃盡。
訴訟而敗的,固然已焦頭爛額。即便官司打贏了的,同樣也驚心喪魄。與其落得家破身亡才悔悟處橫逆時應當容忍,怎比得上事先即平心靜氣、彼此溝通、互相諒解,不告上公門呢?
遇事能忍耐者,才算是有智慧之人。
慫恿他人打官司者,哪會是好人?
慫恿他人打官司之人,不是想鷸蚌相爭、漁翁得利,便是公報私仇、借刀殺人。如此費盡心機,待風平浪靜後,反而被人識破從中挑撥離間,豈不枉為小人,自傷陰德?
摘自《文昌帝君陰騭文》廣義節錄
爭與訟二者是有區別的。爭僅限於口頭爭論,訟則見之於狀紙文書。自古以來,爭強好鬥之人都難逃一死,動不動就想打官司之人必然落得慘敗下場。
一失足成千古恨,身家蕩盡,如飛蛾撲火,想後悔都來不及。
推究他們鬧到如此地步之緣由,大抵不是因為田產房屋之糾紛,便是因為互相毆打引起的風波。
為田產房屋的,無不愛惜錢財,何曾想到一經對簿公堂,必致費盡錢財。
互相鬥毆的,起初何嘗不顧惜自己體面,哪知一旦跪在公堂之上,反而體面掃盡。
訴訟而敗的,固然已焦頭爛額。即便官司打贏了的,同樣也驚心喪魄。與其落得家破身亡才悔悟處橫逆時應當容忍,怎比得上事先即平心靜氣、彼此溝通、互相諒解,不告上公門呢?
遇事能忍耐者,才算是有智慧之人。
慫恿他人打官司者,哪會是好人?
慫恿他人打官司之人,不是想鷸蚌相爭、漁翁得利,便是公報私仇、借刀殺人。如此費盡心機,待風平浪靜後,反而被人識破從中挑撥離間,豈不枉為小人,自傷陰德?
- Category
- AMTB Đài Loan
- Tags
- 道德, 做人, 因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