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趟花博大愛館 大開環保眼界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台中花博外埔園區,慈濟成立的大愛環保科技人文館,每天都有不少的家庭和機關團體前來參觀,透過現場志工的解說,讓大眾對於環保有了更深的認識。
來自新竹,譚先生帶全家來參訪,才在溫室待一會兒,女兒已經熱的受不了。如果地球持續暖化,怎麼辦?
參訪民眾 譚偉偵:「從減少我們的物欲開始,每當減少我們的物欲,減少我們的消耗,這樣也可以為地球盡分心力。」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都有努力的空間。
譚偉偵的女兒:「要節約用水。(洗手要怎麼樣?) 用比較少水。」
環保教育從小扎根,黃女士跟朋友專程從澎湖來參訪,她是大愛媽媽,平日會到校園推環保。
參訪民眾 黃麗凌:「台灣孩子太幸福了, 我讓他去體驗說這個東西,讓你力行在一整天的生活上的時候,你怎麼辦怎麼去運用,這些20公升的水,其實20公升的水已經很多了。」
同樣來自澎湖,環保局副局長帶領人員到大愛館參訪。
慈濟志工:「這個是蔬食的,它產生1公斤的二氧化碳,如果每天都吃(肉)的話,就有365公斤。」
早餐也會製造碳足跡,寶特瓶能變身成為毛毯。
慈濟志工:「做毛毯的過程中會有一些廢料,然後我們再把廢料還原成原料。」
參訪人員嘖嘖稱奇,最訝異的是這個塑膠袋也能回收。
澎湖環保局副局長 許佳佩:「(在這裡我們真的是實地教學。) 哇,你們真的,我都一直以為這個是不能回收的。 (這個可以。)」
了解新知,回去再推廣,環保徹底落實。
真善美志工 陳慮巧 陳燦德 台中報導
來自新竹,譚先生帶全家來參訪,才在溫室待一會兒,女兒已經熱的受不了。如果地球持續暖化,怎麼辦?
參訪民眾 譚偉偵:「從減少我們的物欲開始,每當減少我們的物欲,減少我們的消耗,這樣也可以為地球盡分心力。」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都有努力的空間。
譚偉偵的女兒:「要節約用水。(洗手要怎麼樣?) 用比較少水。」
環保教育從小扎根,黃女士跟朋友專程從澎湖來參訪,她是大愛媽媽,平日會到校園推環保。
參訪民眾 黃麗凌:「台灣孩子太幸福了, 我讓他去體驗說這個東西,讓你力行在一整天的生活上的時候,你怎麼辦怎麼去運用,這些20公升的水,其實20公升的水已經很多了。」
同樣來自澎湖,環保局副局長帶領人員到大愛館參訪。
慈濟志工:「這個是蔬食的,它產生1公斤的二氧化碳,如果每天都吃(肉)的話,就有365公斤。」
早餐也會製造碳足跡,寶特瓶能變身成為毛毯。
慈濟志工:「做毛毯的過程中會有一些廢料,然後我們再把廢料還原成原料。」
參訪人員嘖嘖稱奇,最訝異的是這個塑膠袋也能回收。
澎湖環保局副局長 許佳佩:「(在這裡我們真的是實地教學。) 哇,你們真的,我都一直以為這個是不能回收的。 (這個可以。)」
了解新知,回去再推廣,環保徹底落實。
真善美志工 陳慮巧 陳燦德 台中報導
- Category
- AMTB Đài Lo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