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思妙蓮華】20180822 - 善修安樂 體佛心智 - 第1419集
文殊菩薩問 於五濁惡世 安樂修行妙法之道 佛說身安樂行、 口安樂行、 意安樂行、 願安樂行之 四種安樂行
如意安樂 輕安自在 善修安樂心 修常樂我淨 解寂滅無為 常契如實法
謂善修安樂心 常樂我淨四德 常住寂滅之理 為令眾生得大安樂 故應善修此安樂心
不逆聽者之意 為契機 答必以大乘法 為契理 令得一切種智 則為菩薩之 體佛心智
經文《法華經安樂行品第十四》 於聲聞人 亦不稱名說其過惡 亦不稱名讚歎其美 又亦不生怨嫌之心
經文《法華經安樂行品第十四》 善修如是安樂心故 諸有聽者不逆其意 有所難問 不以小乘法答 但以大乘而為解說 令得一切種智
善修如是 安樂心故:承上不說人過 乃至不怨嫌 善能修攝如是口業 則令其心得安樂故
諸有聽者 不逆其意:若說法者 如能觀機逗緣而說 隨順聽者意 但隨順物情 不逆其意
有所難問 不以小乘法答:若人有所疑難問時 應大乘法答 若答以小乘義 則失機宜
但以大乘 而為解說:問小答大 引權入實 問大答大 正合機宜 二俱有益
令得一切種智:令諸聽者皆得中道 不偏空有 亦非空有 不落二邊 圓融無礙 謂之中道 一切種智
謂能以一切智 知一切道 知一切種智 即佛之智 又一切道者 即諸佛之道法 亦是一切眾生 識藏因種
如來藏與無明和合 而成阿賴耶識 生出一切萬法 故指如來藏為識藏
(12221419)
如意安樂 輕安自在 善修安樂心 修常樂我淨 解寂滅無為 常契如實法
謂善修安樂心 常樂我淨四德 常住寂滅之理 為令眾生得大安樂 故應善修此安樂心
不逆聽者之意 為契機 答必以大乘法 為契理 令得一切種智 則為菩薩之 體佛心智
經文《法華經安樂行品第十四》 於聲聞人 亦不稱名說其過惡 亦不稱名讚歎其美 又亦不生怨嫌之心
經文《法華經安樂行品第十四》 善修如是安樂心故 諸有聽者不逆其意 有所難問 不以小乘法答 但以大乘而為解說 令得一切種智
善修如是 安樂心故:承上不說人過 乃至不怨嫌 善能修攝如是口業 則令其心得安樂故
諸有聽者 不逆其意:若說法者 如能觀機逗緣而說 隨順聽者意 但隨順物情 不逆其意
有所難問 不以小乘法答:若人有所疑難問時 應大乘法答 若答以小乘義 則失機宜
但以大乘 而為解說:問小答大 引權入實 問大答大 正合機宜 二俱有益
令得一切種智:令諸聽者皆得中道 不偏空有 亦非空有 不落二邊 圓融無礙 謂之中道 一切種智
謂能以一切智 知一切道 知一切種智 即佛之智 又一切道者 即諸佛之道法 亦是一切眾生 識藏因種
如來藏與無明和合 而成阿賴耶識 生出一切萬法 故指如來藏為識藏
(12221419)
- Category
- AMTB Đài Lo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