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菩提】20181013 - 為報佛恩奉塵剎
為報佛恩奉塵剎
To Repay the Kindness of the Buddha
秉持師志奉塵剎
點滴血汗憶當年
雲端科技遍弘法
大道會歸入法髓
「我的師父及時將我收下來。三個叩頭,兩句話:為佛教,為眾生。」證嚴上人謹記印順導師的期許,一生依教奉行,將佛教精神人間化、生活化。1966年,慈濟從篳路藍縷起頭,第一個十年,證嚴上人體悟貧病相依的道理,所以在花蓮仁愛路,開設了義診所,也開始濟貧、訪視、發放。推動社會救助是慈濟的起點,也就是慈濟第一個十年─慈善。
第二個十年,義診所病患日漸增多,逐漸不敷使用。加上當年醫院存在著「住院保證金」的制度,讓窮人更無法得到完善的診療。於是興起建院的構想,在志工們的四處募心募愛,點滴愛心匯聚的努力之下,1986年花蓮慈濟醫院創立,為慈濟醫療體系最早成立的醫療院所,後來更成為東部第一家醫學中心。
第三個十年,為培養醫護人才,證嚴上人更創辦慈濟護專、慈濟醫學院,也是今日的慈濟科技大學與慈濟大學。自1989年慈濟護專創校開學,至2000年7月,完成了幼稚園、小學、中學、大學、研究所之全程、全面、全人的「完全化教育」。不僅重視專業教育,更重視啟發人的「良能」,也期許在社會上塑造教育典範。
第四個十年,為讓大愛理念能夠深植人心,將善的理念深根,將愛的清流遠傳。藉助人文的深耕,期望能將清流散播到人間各角落。1998年大愛電視臺開播,2012年正式開播高畫質電視頻道,如今訊號廣傳全球,「大道入法髓」,法髓就是延續在我們生命、慧命,透過電視、網路也能得到善知識。
慈濟四大志業完整,「慈善是人類希望、醫療是生命希望、教育是社會希望、人文是心靈希望。」慈濟的歷史也是由四大志業相互護持與成就,愛的理念也將繼續深耕世界。
(00237489)
To Repay the Kindness of the Buddha
秉持師志奉塵剎
點滴血汗憶當年
雲端科技遍弘法
大道會歸入法髓
「我的師父及時將我收下來。三個叩頭,兩句話:為佛教,為眾生。」證嚴上人謹記印順導師的期許,一生依教奉行,將佛教精神人間化、生活化。1966年,慈濟從篳路藍縷起頭,第一個十年,證嚴上人體悟貧病相依的道理,所以在花蓮仁愛路,開設了義診所,也開始濟貧、訪視、發放。推動社會救助是慈濟的起點,也就是慈濟第一個十年─慈善。
第二個十年,義診所病患日漸增多,逐漸不敷使用。加上當年醫院存在著「住院保證金」的制度,讓窮人更無法得到完善的診療。於是興起建院的構想,在志工們的四處募心募愛,點滴愛心匯聚的努力之下,1986年花蓮慈濟醫院創立,為慈濟醫療體系最早成立的醫療院所,後來更成為東部第一家醫學中心。
第三個十年,為培養醫護人才,證嚴上人更創辦慈濟護專、慈濟醫學院,也是今日的慈濟科技大學與慈濟大學。自1989年慈濟護專創校開學,至2000年7月,完成了幼稚園、小學、中學、大學、研究所之全程、全面、全人的「完全化教育」。不僅重視專業教育,更重視啟發人的「良能」,也期許在社會上塑造教育典範。
第四個十年,為讓大愛理念能夠深植人心,將善的理念深根,將愛的清流遠傳。藉助人文的深耕,期望能將清流散播到人間各角落。1998年大愛電視臺開播,2012年正式開播高畫質電視頻道,如今訊號廣傳全球,「大道入法髓」,法髓就是延續在我們生命、慧命,透過電視、網路也能得到善知識。
慈濟四大志業完整,「慈善是人類希望、醫療是生命希望、教育是社會希望、人文是心靈希望。」慈濟的歷史也是由四大志業相互護持與成就,愛的理念也將繼續深耕世界。
(00237489)
- Category
- AMTB Đài Lo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