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講堂】預告 - 20170212 - 語言癌不癌 - 何萬順
專家統計,正常人一天的話量,大約可以寫滿20張B5的白紙,也就是一個月大約是6本100頁的書。聽起來分量驚人,語言扮演著各種功能,也代表著我們的價值觀。使用語言是否有正常,或病態的差別?
2014年的年底,六位記者發表了一篇報導,創出了「語言癌」這個名詞,也就是對於不是表達得非常好的日常語言,就以「癌」來稱呼它。但是,所謂的語言癌是否存在?我們又該如何讓溝通變得更雅、更美、更有效率?
語言學是怎麼回事?如何用客觀的方法來看待語言?政治大學語言所教授何萬順,曾主導科技部「語言學門規劃研究推動計畫」,並曾獲103年度科技部傑出研究獎。他認為,我們可以用信、達、雅三方面,來分析我們所說的話到底說得好不好?人與人溝通,當信念或者訊息轉成語言的過程,做得好就是信;聲響效果傳到聽者的耳朵裡,造成他的腦的反應,轉換成訊息,這樣的轉換可視為達;當你做到信跟達之後,在不同的場合將訊息適切的包裝,則稱為雅。精鍊而優雅的說話,是一件不容易,卻也是我們一輩子的課題。
大愛二臺首播:02/12(日) 19:35 重播:02/18(六) 06:00 02/19(日) 10:35
活動報名請上facebook:【大愛人文講堂】https://www.facebook.com/DaAi2speech/
2014年的年底,六位記者發表了一篇報導,創出了「語言癌」這個名詞,也就是對於不是表達得非常好的日常語言,就以「癌」來稱呼它。但是,所謂的語言癌是否存在?我們又該如何讓溝通變得更雅、更美、更有效率?
語言學是怎麼回事?如何用客觀的方法來看待語言?政治大學語言所教授何萬順,曾主導科技部「語言學門規劃研究推動計畫」,並曾獲103年度科技部傑出研究獎。他認為,我們可以用信、達、雅三方面,來分析我們所說的話到底說得好不好?人與人溝通,當信念或者訊息轉成語言的過程,做得好就是信;聲響效果傳到聽者的耳朵裡,造成他的腦的反應,轉換成訊息,這樣的轉換可視為達;當你做到信跟達之後,在不同的場合將訊息適切的包裝,則稱為雅。精鍊而優雅的說話,是一件不容易,卻也是我們一輩子的課題。
大愛二臺首播:02/12(日) 19:35 重播:02/18(六) 06:00 02/19(日) 10:35
活動報名請上facebook:【大愛人文講堂】https://www.facebook.com/DaAi2speech/
- Category
- AMTB Đài Lo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