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涅槃』意思是「大滅度」。「大」是法身「滅」是解脫「度」是般若
『摩訶般涅槃那』,中國把它翻作涅槃,意思是大滅度。這是譯經法師把涅槃翻作大滅度。「大」就是法身;「滅」就是解脫,滅煩惱、滅生死,我們今天講所有一切意見,所有一切妄想、分別、執著統統都滅了;「度」就是般若。【此三法中。一一皆具常樂我淨,故名為德。】為什麼叫三德祕藏?「三」是說法身、般若、解脫,「德」是說『常樂我淨』。法身有常樂我淨,般若有常樂我淨,解脫有常樂我淨。「常」是永恆不變;「樂」是永遠沒有苦,像世尊講極樂世界一樣;「我」是大自在;「淨」是清淨不染,與世出世間法毫不沾染,所以稱作德。底下又說:【此之四德,不離我心。雖在迷時,隱而不失。正當悟處,證而不著。故知心藏,具足眾寶。】「四德」是自心本來具足的。這當中解釋比喻大家自己看,我們接著看第五面第一行最後一句,我把這個連到這個地方來看︰『雖在迷時,隱而不失。』只是「隱」,就是不能現前,並沒有失掉,我們的三德祕藏沒失掉。『正當悟處,證而不著。』如果著了就沒有證得,決定不能著相,決定不能起分別執著,一起分別執著你就迷了。『故知心藏』,這是自性的三德祕藏。『具足眾寶』,具足眾寶」是比喻無量智慧德能。【即空假中】即空、即假、即中,即空是從體上講,體是空寂的;即假是從相上講,現的相是夢幻泡影,相是幻相,不能說沒有,好像作夢,夢中真有相;即中是什麼?中是叫你要用中。中國聖人教人要用中庸之道,佛菩薩教化眾生也教人用中,中道第一義。為什麼?體是空的,相是假有,兩邊都不沾,兩邊都不執著,我們這個用就用得自在了。空有兩邊不墮,要把這個變成我們的生活,你這一生就過得自在快樂。曉得一切諸法是「體空寂、相幻有」,可以受用,不可以執著,這就是佛教給我們隨緣而不攀緣。隨緣是用中,攀緣就是偏執,錯了!用中是真正幸福自在,所有一切憂慮、恐怖、煩惱全都沒有了,你說你多自在!我們今天所謂高度智慧的生活,就是會用中,不會用中的人那是煩惱憂慮重重。所以這個地方講:【即空假中,無不如意。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地藏之名,其義若此。】這再給我們解釋地藏菩薩名詞的含義,你看看多圓滿!
http://www.amtb.tw/14/14-14-06.xml
影片來源:地藏經玄義1998_12 淨空法師啟講於 新加坡淨宗學會
http://www.amtb.tw/14/14-14-06.xml
影片來源:地藏經玄義1998_12 淨空法師啟講於 新加坡淨宗學會
- Category
- AMTB Đài Lo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