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抱阿嬤」童心未泯繪人生
九十歲的林江錦屏阿嬤,到慈濟樸實藝術班學畫,已經十年了,她的畫作以人物為主,筆觸溫暖,充滿童真。她對繪畫的天真,如同她對待人生的態度,坦然快樂,九十歲,這是她人生的第一場畫展。
張鈞翔老師就讚歎岳母是有福之人,宛如被福氣圍繞且緊緊擁抱著,因此「福『抱』阿嬤」之名不逕而走。
阿嬤的孫女 張瓊云:「我阿嬤生活其實很多采多姿,然後很會規畫生活,她其實,她會去學畫畫,又去唱歌,早上又去運動,我覺得還滿厲害是因為,90歲了還可以來當我的志工,每個禮拜她都會來我的兒童畫畫(班)。」
阿嬤 林江錦屏:「有的(小孩)要洗手啦,要去廁所,我就幫忙帶去,大一點的就可以自己去,就幫忙照應,像現在有人爬高就喊一下,坐下坐下。」
阿嬤的孫女 張瓊云:「她的心很細膩,然後很專心專注在,慢慢畫這個畫,然後想把它畫好就這樣,然後我會比較在意的是,阿嬤在畫的時候,她心情是如何,我相信從她的畫是可以感覺到,是開心的。」
90歲的林江錦屏阿嬤,起初是陪著失智症的先生,到慈濟樸實藝術班學畫,直到先生往生後,她對繪畫的熱情沒斷過,一畫就是十年。從親愛的家人朋友,畫到慈濟志工,阿嬤的畫傳達的,是一種溫度。
阿嬤 林江錦屏:「畫圖很快樂啊,畫畫的時候,都沒有在想事情,認真看,看這個要畫成怎樣,認真地看,畫好後我就放一邊了,我阿莎力,你知道嗎,是美是醜都過去了。」
阿嬤的孫女 張瓊云:「阿嬤沒有俗味,阿嬤就是一種氣質,很優雅,很高貴,阿嬤的頭髮是不能動的,是很美的,都要美美的,不能戴帽子,不能戴浴帽,不能洗溫泉,我們都知道。」
阿嬤的美感早已融入生活、生命。畫了這麼多,阿嬤還是頭一回,對著平板的照片,畫自己。
阿嬤的孫女 張瓊云:「珍惜阿嬤這一次的畫展,然後我當然希望她可以辦很多次,然後很多場,我相信我90歲,頭髮也要和阿嬤一樣很美,每天都很美,阿嬤祝福妳,畫展非常成功。」
看展民眾 張婉琰:「童稚之樂,童稚之美,那種天真讓我自己學教育的,我看了都會很羨慕,也很欣賞,因為她沒有太多,那些雜事障礙她,她也不在乎畫的好不好對不對,所以這就是素人畫家。」
阿嬤的女兒 林瑞雲:「我沒有跟我媽媽問喔,今天都沒套招,我就當場問媽媽,等妳一百歲再幫妳辦畫展好嗎,她都答應,所以在場人都是見證人啊。」
阿嬤的畫筆裡,藏有她走過的路、愛過的人、每個生命片段,美好的自己。
白佳立 王祝明 真善美志工 台北報導
張鈞翔老師就讚歎岳母是有福之人,宛如被福氣圍繞且緊緊擁抱著,因此「福『抱』阿嬤」之名不逕而走。
阿嬤的孫女 張瓊云:「我阿嬤生活其實很多采多姿,然後很會規畫生活,她其實,她會去學畫畫,又去唱歌,早上又去運動,我覺得還滿厲害是因為,90歲了還可以來當我的志工,每個禮拜她都會來我的兒童畫畫(班)。」
阿嬤 林江錦屏:「有的(小孩)要洗手啦,要去廁所,我就幫忙帶去,大一點的就可以自己去,就幫忙照應,像現在有人爬高就喊一下,坐下坐下。」
阿嬤的孫女 張瓊云:「她的心很細膩,然後很專心專注在,慢慢畫這個畫,然後想把它畫好就這樣,然後我會比較在意的是,阿嬤在畫的時候,她心情是如何,我相信從她的畫是可以感覺到,是開心的。」
90歲的林江錦屏阿嬤,起初是陪著失智症的先生,到慈濟樸實藝術班學畫,直到先生往生後,她對繪畫的熱情沒斷過,一畫就是十年。從親愛的家人朋友,畫到慈濟志工,阿嬤的畫傳達的,是一種溫度。
阿嬤 林江錦屏:「畫圖很快樂啊,畫畫的時候,都沒有在想事情,認真看,看這個要畫成怎樣,認真地看,畫好後我就放一邊了,我阿莎力,你知道嗎,是美是醜都過去了。」
阿嬤的孫女 張瓊云:「阿嬤沒有俗味,阿嬤就是一種氣質,很優雅,很高貴,阿嬤的頭髮是不能動的,是很美的,都要美美的,不能戴帽子,不能戴浴帽,不能洗溫泉,我們都知道。」
阿嬤的美感早已融入生活、生命。畫了這麼多,阿嬤還是頭一回,對著平板的照片,畫自己。
阿嬤的孫女 張瓊云:「珍惜阿嬤這一次的畫展,然後我當然希望她可以辦很多次,然後很多場,我相信我90歲,頭髮也要和阿嬤一樣很美,每天都很美,阿嬤祝福妳,畫展非常成功。」
看展民眾 張婉琰:「童稚之樂,童稚之美,那種天真讓我自己學教育的,我看了都會很羨慕,也很欣賞,因為她沒有太多,那些雜事障礙她,她也不在乎畫的好不好對不對,所以這就是素人畫家。」
阿嬤的女兒 林瑞雲:「我沒有跟我媽媽問喔,今天都沒套招,我就當場問媽媽,等妳一百歲再幫妳辦畫展好嗎,她都答應,所以在場人都是見證人啊。」
阿嬤的畫筆裡,藏有她走過的路、愛過的人、每個生命片段,美好的自己。
白佳立 王祝明 真善美志工 台北報導
- Category
- AMTB Đài Lo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