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修捷要報恩談》有聲書(增訂))附錄一
《无量寿经》今得善本(《莲居会本》)之大事因缘
——弥显本经即华严、即禅、即密;一切含灵依此度脱
全文見於:https://plus.google.com/117672614616451900296/posts/Z6v974dwipn
本文乃黃念祖老居士一九九○年十月宣讀於日本第三屆中日佛教學術交流會議,一九九○年(十月二十三至二十四日)第三屆中日佛教學術交流會議在日本京都舉行,主題是「中日淨土教之研究」。兩國代表宣讀的十篇論文中,介紹了淨土宗研究的歷史、傳播、信仰、經典等各方面的成果,是近年有關淨土宗研究的最集中的成果之一,也是繼「中日禪學研究研討會」後,又一次專題宗派討論會。會議論文刊登在一九九○年的《中國佛教文化》上。
——編者謹識
《無量壽經》今得善本(《蓮居會本》)之大事因緣
——彌顯本經即華嚴、即禪、即密;一切含靈依此度脫
一、淨土第一經。《無量壽經》稱為淨土第一經,蓋由於經中宣示:彌陀因地之殊勝大願與精進行持,極樂依正之超逾十方,三輩往生之條件與正因,娑婆穢土之五惡痛燒,一乘願海之不可思議。萬德洪名之究竟方便;以一真法界為體,圓明具德事事無礙為相用;廣攝一切善法,普度九界眾生;以十念必生一念亦生故稱頓教,因最易最穩出三界而號易行,一切含靈依此度脫,當來經滅獨留此經。中國大德贊此經者不勝枚舉。日淨宗大德道隱師贊此經為「專中之專,頓中之頓,真中之真,圓中之圓。」蓋因此經不僅為淨宗綱要,實為「世尊一代時教之指歸也」。
二、五種原譯苦無善本。《無量壽經》如是殊勝,而中國古德注釋此經者,唯隋淨影、唐嘉祥兩家。千餘年來讀誦者希。實因此經存世之五種原譯瑕瑜互見,彼此差別甚大。此經東來極早,自漢迄宋,可考之譯本共十二種。(七種佚失,名單見拙著《大乘無量壽經解》)現存者為(1)無量清淨平等覺經(《漢譯》),(2)佛說諸佛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吳譯》),(3)無量壽經(《魏譯》),(4)無量壽如來會(《唐譯》),(5)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經(《宋譯》),五者之中《魏譯》流通較廣。而淨宗九祖蕅益大師則認為《唐譯》最佳。但各譯皆有缺陷,例舉於下:
。。。。。。
檔名:61-210-0041
——弥显本经即华严、即禅、即密;一切含灵依此度脱
全文見於:https://plus.google.com/117672614616451900296/posts/Z6v974dwipn
本文乃黃念祖老居士一九九○年十月宣讀於日本第三屆中日佛教學術交流會議,一九九○年(十月二十三至二十四日)第三屆中日佛教學術交流會議在日本京都舉行,主題是「中日淨土教之研究」。兩國代表宣讀的十篇論文中,介紹了淨土宗研究的歷史、傳播、信仰、經典等各方面的成果,是近年有關淨土宗研究的最集中的成果之一,也是繼「中日禪學研究研討會」後,又一次專題宗派討論會。會議論文刊登在一九九○年的《中國佛教文化》上。
——編者謹識
《無量壽經》今得善本(《蓮居會本》)之大事因緣
——彌顯本經即華嚴、即禪、即密;一切含靈依此度脫
一、淨土第一經。《無量壽經》稱為淨土第一經,蓋由於經中宣示:彌陀因地之殊勝大願與精進行持,極樂依正之超逾十方,三輩往生之條件與正因,娑婆穢土之五惡痛燒,一乘願海之不可思議。萬德洪名之究竟方便;以一真法界為體,圓明具德事事無礙為相用;廣攝一切善法,普度九界眾生;以十念必生一念亦生故稱頓教,因最易最穩出三界而號易行,一切含靈依此度脫,當來經滅獨留此經。中國大德贊此經者不勝枚舉。日淨宗大德道隱師贊此經為「專中之專,頓中之頓,真中之真,圓中之圓。」蓋因此經不僅為淨宗綱要,實為「世尊一代時教之指歸也」。
二、五種原譯苦無善本。《無量壽經》如是殊勝,而中國古德注釋此經者,唯隋淨影、唐嘉祥兩家。千餘年來讀誦者希。實因此經存世之五種原譯瑕瑜互見,彼此差別甚大。此經東來極早,自漢迄宋,可考之譯本共十二種。(七種佚失,名單見拙著《大乘無量壽經解》)現存者為(1)無量清淨平等覺經(《漢譯》),(2)佛說諸佛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吳譯》),(3)無量壽經(《魏譯》),(4)無量壽如來會(《唐譯》),(5)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經(《宋譯》),五者之中《魏譯》流通較廣。而淨宗九祖蕅益大師則認為《唐譯》最佳。但各譯皆有缺陷,例舉於下:
。。。。。。
檔名:61-210-0041
- Category
- AMTB China